小紫书【xiaozishu.cc】第一时间更新《老赵的退休生活》最新章节。
山湾人家在城郊养殖区北侧,是北方常见的一进四合院,前院墙也是倒座的后山墙,正中是一开间大的正门,小型车辆可以直接开进院里。从外观来看,它显然属于八九十年初期的那种新农村标准房,经过多年风雨的洗礼,红砖墙面已经泛白,墙上黑色的或是红色的,手描的或是喷写的各类广告,额色深浅不一,斑驳而苍桑,无声诉说着岁月的以往。
进了院子,却是别有洞天,地面铺了云纹青白瓷砖,墙面也是同样色系的墙砖,大门左手是黑大理石铺面的收银台,背后的货架上摆满颜色大小不一的酒瓶和饮料,西侧房改成了厨房,正房和其它房间自然都是包厢。小院顶上加盖了轻钢透明瓦,即便身处寒冷的冬季,院子里依旧温暖如春,使得整个院子充满生机与活力。散落在墙边的各种盆景愈翠绿欲滴,春意盎然。正对大门正中处放置的那个大鱼缸里,三条一尺来长的金龙鱼,比起往日又长大了许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穿梭嬉戏,院子里的墙上还挂了些辣椒干串和玉米棒子串,色泽依旧鲜艳,增添了几分农家气息的同时,和这现代装饰气息的院落又有些格格不入。
这里是老赵和他的朋友们常常光顾的场所之一,同时也是
c
市屈指可数的老牌羊肉馆之一。
回首往昔,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算起,三十余个春秋的漫长时光里,c
市的羊肉馆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经历了从农村走进城市;从路边小店到羊肉一条街,几十家羊肉馆门对门、墙挨墙的挤在一起;从门庭若市提前定坐到眼下的门可罗雀甚至一天都没有一桌客人,演绎了一场又一切市场经济下的此消彼长,可谓历经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曾有难以计数的人们怀揣梦想满腔热忱投身于这个行业之中,然而最终能够坚守下来的却是寥寥无几。有的人仅仅经营了短短数月便黯然退场;有的虽然勉力支撑了三五年,但最终还是无奈离去。在激烈的竞争浪潮里,上演了太多的恩怨情仇。而像“山湾人家”这般能够始终屹立不倒的老店,实在是凤毛麟角。
暂且抛开明眼人都心知肚明的诸多因素不谈,山湾人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存续至今,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对于食材品质的执着追求——始终坚持选用货真价实、原汁原味的上等食材。而这家店老板娘的父亲,就是至今还坚持在山里放牧的为数不多的传统牧羊人之一,手里有可以支撑这个店的优质食材。
但即使有这个独有的优势,眼下的山湾人家也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地。上一次老赵来,还是去q市前,溜出来躲酒的时候,他和那个老羊倌有过简短的对话,老羊倌说:年龄大了,跑不动了,上面不允许了。又说:羊肉馆也开不动了,要不是房子是自家的,羊肉是自产的,早把裤衩子都赔了。要不是女儿女婿没文化没手艺,除了做羊肉别无他长,早关了。“不挣钱么。山里的羊倒是不用育肥料,可来来去去百十公里,车来车往还不是要花钱么?”
“现在的钱都不好挣呀。”老汉感慨。
当然了,在百业相互融通又相互依存的眼下,一个行业的兴衰何尝不是一地一时的兴衰呢。不管是那个行业,除了人人痛恨其不绝而又无能为力的那个空手套白狼的无本生意,哪一个老百姓不感慨钱难挣?
但那个行业不属于大众所有,是靠位子来支撑的。按老羊倌的说法:能那样挣钱的都是羊群里的公羊。公羊么,一群羊只要几个就够了,其它的公羊早早就骟了或者宰了。而众多的母羊,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下羔,都得低头承受公羊的凌辱,老百姓么,就是那些个母羊……
……
进了包厢,杨国庆就要老赵往三人沙发的中间位置坐:“来来来,老赵,你坐中间。这是老张,我的好朋友,之前你们见过面的。这位是任老师,市十六中的音乐大拿。马大夫就不介绍了,不是正给你看病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世界好像公测了》《末世第一狠人》《文豪1978》【格格党】《天命在我》《我以机缘觅长生》《逢君》【笔趣阁】《空间渔夫》
天才一秒记住【小紫书】地址:xiaozi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