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81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明黑着脸:“去了就知道了。”

卫景英低眉顺眼地背上戟跟着他走了。

去的正是之前他天天半夜来的京南头巷子里的那座宅院,他们去时,那边乌泱泱围了三圈人马,看穿着服饰,有北衙六军的,还有羽林卫的……

看来,事情闹大了。

闹得很大的那种。

到了跟前,赵明指了指里面穿紫色官服,带着黑漆细纱小帽的中年男子说道:“那位是今上新任命的京兆尹曾文曾大人,你随我过去护着曾大人。”

二人走到曾文身边,报了家门:“小的不知大人今夜会来视察这里,接驾来迟,还请曾大人恕罪。”

曾文中等个子,微胖,他表情未动,只淡淡打量了二人一眼:“嗯。”

他连日紧赶慢赶赶在今夜进京,就是为了能在明日面圣之前知晓一下这宅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惊天的大案,能让京兆三辅不顾年迈体弱撸袖子上手打人,几乎被圣上端了京兆府一窝?

是好奇心驱使,也是他这个新任京兆府的职责所在。

可是当他踏进这座宅院,听见向他围拢过来的脚步声时,顷刻也想撸袖子打人了。

曾文呵斥:“你们是什么人?”

呵,这宅院果然水很深。

那些人的脚步声一顿,发现来人不是卫景英,立刻掉头想跑掉。

谁知道还没跑出去呢,就被曾文的侄女婿,羽林卫宣节副尉段林带着人给堵上了。原来曾文一抵京,就拿了帖子去请自个儿的侄女婿段林,说夜里要去查个案子,嗯嗯,确切地说是去探个“案发地”,为了以防万一啊,让段林带上几个人去给自己护驾。

结果真被他“防”着了,此地真的有人在作祟。

段林带着羽林卫的几个兄弟不由分说就动起手来,曾文也叫家人亮起了火把造势吸引京城巡夜的衙役过来拿贼,结果他们打得正火热呢,忽然一人喊道:“咦兄弟你不是在北衙六军吗?别打了别打了都是自己人……”

北衙六军来弄死卫景英的人:“……”

只听曾文一拂袖子冷冷道:“你们裴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京兆府这桩旧案还与你们北衙六军有关?”

利益纠葛如蜘蛛网,怪不得京兆三辅打得头破血流呢。

北衙六军的人:“……”

完了,卫景英的一根毛都没见着呢,怎么就惹了不该惹的人呢。

这曾文是御史台言官出身,平生最擅长的就是写弹劾官员的折子,被他诟病的人轻则停职,重则罢官丢命的倒霉蛋也不是没有,躲都躲不及呢,偏一头撞到他眼前来了。

“听说你们裴将军要续弦了?”曾文又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

来京的路上他听说瀛洲郡主给了京兆府一个状子,诉裴骏在外头充着与其胞妹辽东郡主深情的款,暗地里却与其表妹勾勾搭搭不清不楚,疑心自己的亲妹子是被这对狗男女害死了。

好,这案子他接手了。

裴骏罪名有三:头一桩就是参与京兆尹的旧案,第二桩指使北衙六军的人暗杀朝廷命官,第三桩,待郡主不忠……

要是不够,他明日面圣时还能即兴罗列出四五六条呢。

……

十月底的咸州降下一场鹅毛大雪,府学里的学子们坐在烧了炭的学堂里,听冯耀老夫子讲截上题。

老夫子唾沫纷飞媲美窗外的大雪两堂课,卫景平才堪堪将截上题这个品种的来龙去脉以及做法等等在笔记本上整理清楚:

将四书五经中两个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截取上句,只取下句出题,或者将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作为八股文文题,这样的题目就叫做截上题。

比如取《论语·学而》中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若是截去“行有余力”这半句,只取“则以学文”作为八股文的题目,就是道截上题。

截上题寂然已经截去上句或者上半句,自然就不能再粘连上文,然而其题意又有一半在上文,按照其文的脉理,又须得步步从上文讨出,这是万万脱离不掉的,因此作截上题的时候必须做到“不粘不脱”四个字。

反正是既要找补上文的意,又要撇清上文的意思,下笔就要从这半截子话的意思上说起,就这么刁钻。

……

放了学,卫景平没有受邀和他们一起雪中吟诗,而是被徐泓拉住了。

他说道:“晏升前几天来咸州城中住下来了,一边给人作画一边念书备考,他的资料多,我们不妨夜里去拜访一下他,借几本来看看,夫子讲得截上题太笼统了。”

“晏兄来咸州了?”上次院试,晏升因为名次靠后没进成府学,因此少了个伙伴。

“嗯,”徐泓道:“他不是先前说了一门亲事嘛,对方家中指望他进府学面上有光呢,没想到他院试失利了,回去不冷不热的老拿言语冷嘲热讽,连婚嫁的事都不主动提了,这让晏升受不了,干脆卷包袱到咸州城备考了。

“怪不得。”卫景平觉得每个人都不容易:“他既然来了,就算不借资料,也是要去见一见他的。”

说完,他又在想,也不知晏升愿不愿意见他。毕竟,他举业得意,而晏升则看似有些失意了。

“他来的那天还唠叨你呢,”徐泓道:“说又不敢招呼你,怕你拒绝他。”

卫景平:“……”

刚入夜,他们就去了晏升租住的地方。沿着窄窄的巷子走进去,一排排低矮的门数过去,就找到了晏升租住的小屋子,叩门时候隔着门缝往里面一看,灯光如豆昏昏映着一个高挑消瘦的人影,是晏升无疑了。

“晏兄。”卫景平跟在徐泓身后喊了声:“是我,卫景平。”

里面吱呀一声随后他听见木头门咣当掉落的声音,晏升跑得太快连他自己都没留意到将门给撞破了:“卫四来了?”

他的声音都在颤抖,非常高兴的样子。

卫景平进到屋中,不经意环顾四周,见屋子里又小又不敞亮,还隐隐有一股潮湿发霉的气息,不好明显表露出来,自个儿找了个小板凳坐下:“你都来个把月了也不知跟我说一声,我还想找你说声谢谢来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神农道君》《馥欲香片》《泰昌大明》《谁让他修仙的!》《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长央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15万字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