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58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小紫书】地址:xiaozishu.cc

“够了,攒够二百两了。”姚春山叫住他:“平哥儿你跑什么?”

像见了鬼一样。

卫景平喘了口气:“呵呵呵呵,没跑什么。”然后打岔:“什么二百两?”

姚春山指了指柜台下面摆着的银元宝:“二十锭了。”

有二百两银子了,按照先前的计划,再过一阵子他们就能上京去打探姚溪的下落了。

卫景平笑了笑:“我背书背的都不知道钱味儿了。”

“对了老姚,”他进后院之前又说道:“你腾出空了去县衙登记一下你的身份文牒,万一京城那边有人找你,这岂不是个线索?”

……

京城周家。

周寂然捋了捋胡须,一身黑色杭绸长袍衬得他乍看像个老派的绍兴师爷,他正对着一块匾额跟身边的小丫头姚溪说道:“你父亲姚家才是真正的京城世家,打你太爷爷那辈起就是皇家的墨务官,比周家强着呢。”

他们周家原籍在绍兴,虽然祖辈学问不错,但族中子弟大都没走仕途,周家也就是从他这一辈开始才进京的,一直他儿子,姚溪的舅舅周元礼考中进士,之后又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他们才在京城站稳脚跟,称得上一声宦门,和姚家比根基浅着呢。

搁在桌子中间的木质匾额黑漆金字,上面端庄醒目地刻着两个字姚墨,这两个字遒劲有力,是今上的笔力。

“外公是想让我学制墨吗?”姚溪问她外公。

去年冬天从绍兴回京的路上,周寂然就同她讲过姚家这块木匾的事。

周寂然叹了口气道:“外公是在想你们姚家这匾额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挂起来。”

姚溪看了看那匾额,问:“外公,我祖父还没有消息吗?”

周寂然微微摇头:“你舅舅托人去户部查找全国各处的人员名册,如果姚墨还在人世,等查

完最后一卷或许就能找到人了。”

他们都习惯了称姚春山为“姚墨”,外人听起来说人还是说墨分不清,但京城人却很习惯,提起姚家制的墨叫“姚墨”,提起姚春山这个人,也呼为“姚墨”。

“没事的外公,你不是常说吉人自有天相嘛,”姚溪心中担忧祖父,却又不忍心看着周寂然苦恼:“我祖父啊说不定也在找咱们呢。”

“或许吧。”周寂然伸手摸了摸姚溪的头:“你怪你娘吗?”

要是当年姚溪她娘留在姚家没有改嫁到杜家的话,怎么会有奶娘抱走姚溪又走失了姚墨的事呢。

说到底,还是周家对不住姚家啊。

所以在凉州找到姚溪返回的路上,他听说姚墨不见的消息,一怒之下将过错怪罪在姚溪他娘身上,没有带着姚溪回京而是去了原籍绍兴。

“我娘当时也没想到后来会发生这些事,”姚溪跟他撒了个娇:“您以后就不要怪我娘了好不好?”

“丫头大了,”周寂然呵呵笑道:“知道替自己娘说话了。”

姚溪对着他扮了个鬼脸。

周寂然从箱子里翻出几锭墨给姚溪:“这其中有一些是你祖父赠给我的,有一些是美彦从外头买回来的,你有空写字作画挨个试试,就知道姚墨有多好用了。”

……

到了十月孟冬季节,姚春山择了上京的日子,结果却旧病复发整日头疼似裂,看来是无法成行了。不得已,只能留在上林县吃药养病,等待开春再做打算。

……

大历九年很快过完了,过了春节,卫景平的学问又上了一个台阶,写文作诗起来,比之前娴熟多了。

顾世安对他今年府试是信心满满,话里话外都是鼓励,一把笃定他一定能考中,甚至还能取得不错的名次:“卫四你早晚会成为头名的。”

他对自己学生考个案首回来的执念很深,馋许久了。

他当然不能承认自己当年看走眼了,只要卫景平一日没成为榜首,他就一次觉得时机没到,反正要他承认自己看错人了,这是万万不可能的。

“学生竭力而为。”卫景平说道。

顾世安点点头,又说了几句勉励他的话,让他回教室念书去了。

“卫四,顾夫子找你做什么?”傅宁挪到卫景平身边问。

卫景平埋头书本:“例行抽背功课。”

他不想在傅宁面前提府试的事,因而没说实话。

白鹭书院为了捧个府试的案首出来,把卫景平以及上次县试考中的学生留宿在书院内,进行考前集中训练,规定他们卯时初刻起床,起床先随意抽背一大段四书五经,主要是五经,之后再抽背注疏,两个时辰魔鬼般的背诵下来,卫景平口干舌燥,刚喝了点甜汤,才缓过神来就到了该写试诗贴的点了,卫景平比葫芦画瓢作了一首诗,作完在外头透了会儿气才缓过来。

跟刚进书院那会儿的按部就班比,他这次感觉到了拼,用尽全力的拼。

有人某次数了数人头数:“咦,上次咱们书院不是中了十一位,怎么来的才十位?”

许久才有人想起是还有宋玉临这么个人来:“你说的是宋二公子吗?唉听说他身体不好已经许久没来书院了。”

作者有话说:

又要考试喽。《周公兼》这本作者是明代王鏊。

第64章府试

◎“考中中,考不中回去跟老子习武,”卫长海这么安慰卫景平:“当个领兵的大将军不比天天卯时上朝的宰相强多了。”◎

就是在这种压力中,卫景平竟然连续几天作的试诗贴和八股文都让温之雨和程青点头了,甚至拿给顾世安看,那人也没有批得他想一拳打懵他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臭县令朕怀孕了 浪漫的大师兄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