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沉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辞灶日凶案
腊月二十三,汴梁人将这一日又称为辞灶日。童谣唱“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说的就是此旧俗。
这一日家家户户摆灶糖、黄面窝窝,烧香祭祀,由大人带着家中孩童,抱着黄鸡叩首,恭送灶王爷升天。百姓们以甜糯糕饼为祭品,祷告这位管辖着人间千家万户的灶王爷,升天回禀帝时能为自家美言一番,以换取来年家宅平安、和顺美满。到得晚间,通常还要由家中长者领着一家老少,点燃挂在檐下的一串爆竹,以示辞旧迎新之开启。一时间京师处处爆竹震天,硝烟弥漫,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京师蔡河下曲这一带多是豪门大户、官宦人家,至晚间更是歌钟不绝,宴乐不断,鞭炮声声此起彼伏,震耳聩聋。入亥时末刻,爆竹声渐歇,一天的庆典方告终。然而就在此时,东北角王大人家却突如其来传来一声尖锐而惊惶的惨叫,过不了一会,这声惨叫蔓延成一片凄厉的哀嚎,生生撕破夜里团团节庆喜气。
左邻右舍皆是素日与王府有往来的,一听哭声不对,忙遣家僮前去探看,不出片刻,一个噩耗便传遍邻里。
翰林院秘阁校理王鹤冲王大人,在腊月二十三这一日横死家中。
照理说王鹤冲在京师庞大的官僚体系中,不过是一介馆阁小官,此人考绩平常,与同僚交情皆一般,便是骤然辞世,也引不起多大关注。可问题就出在王大人于辞灶日横死,还死在自己家中书房,死状还甚惨,这一桩奇闻不出数日便引得京师里朝野市井议论纷纷。
据悉,王大人乃被人开膛破肚而死,那伤口瞧着不像被刀割的,倒像被利爪强行撕开,室内血污遍地,肝肠横流,直将众人吓得连连后退,不敢向前。王老夫人当场昏死过去,女眷嚎一团。王家当夜无盗贼入侵,家中无可疑人等出入,王大人汴梁人士,打小从读书到做官,都在汴梁附近,平素便是出个城门到州南州北都少见。他是个碌碌无为、恪守本职的老好人,既不树敌,也不多交友,若说他的死因乃仇杀,又哪招来的深仇大恨要至于将他剖腹刳心?
说不通。
既然说不通,那未坊间便开始出现神鬼之说。王大人死在腊月二十三,这一日乃辞灶日,相传灶神升天,则人间庇护家宅安康的神明缺位。这个时候,往往亦是邪灵恶怪趁机祟之时,故家家要在此时燃放爆竹,以噼啪巨响吓走邪物恶灵等。
传闻道,王家当夜并无燃放爆竹之举。王大人馆俸轻薄,家境普通,他又崇尚勤俭度日,特地吩咐了家人,辞灶日祭祀即可,其余旧例一概不从。
就因为没放爆竹,又不请其他神明入室,所以他被邪物所趁。整个蔡河下曲人家,只有他一人被开膛破肚,横死当场。
但凡这种神怪恐怖之说,一经发酵,只会越演越烈。待得跨过旧年,坊间传闻甚至发展到连邪灵如何剖开王大人的胸膛,如何啖食心肝,如何舍下肝肠及满地血污不用,如何欲食府中他人,却被众僮仆以铜锣惊走,传得活灵活现,如身临其境一般。
新任的开封知府唐泽端一接到报案,便明白麻烦来了。
开封府素号难治,一个不小心,就不知道得罪哪路神仙。他当这个知府,本就兢兢业业,时刻吊着心。他不求治乱安危,但求平稳度过。现下王鹤冲的案子闹得这么大,谁知道查下去会牵扯出些什么来?唐泽端思来想去,觉着这案子怎么审,关键并不在于缉拿凶手,而在于揣摩圣意。
以他对仁宗皇帝的了解,这种案子得办得快,不仅要快,还得要好,不然定会遭官家亲自问责。仁宗自己或许闲下来没事会崇道论仙,然朝堂之事,他却最忌神怪之说乱了朝纲,也绝不会放任朝廷命官死于邪灵开膛这样的谣言演变到人心惶惶、不可收拾的地步。
唐泽端豁然开朗,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揪出个凶手来,即便抓不着,也得尽快弄个出来堵悠悠众口。
仿佛老天也开了眼,不出半月,便真让唐泽端破了案。他缉拿的凶手乃是王大人的侍妾刘氏,据称这小娘子生性□□,早与外男有染,于辞灶日约同奸夫私奔,岂料这事竟会被王大人撞破,于是她丧心病狂,伙同奸夫将王大人杀死。奸夫眼见闯了弥天大祸,便丢下刘氏逃之夭夭,而刘氏不过一弱女子,被唐泽端一过堂,立即倒豆子一般全招。
唐泽端心下松了口气,连夜写奏折写明案情。他的奏折一递呈后不久,仁宗皇帝朱笔御批,夸他为“忠信谅直、有辞学政事”之能者,只是该案尚有些不明之处,正好,江南东路的刑狱长官周平章在京述职,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请周大人跟他一道择日再审吧。
唐泽端越琢磨越冒冷汗,他忽然意识到,这是官家在变相训斥他办事不利,不得不请那位刑辩大人周平章来替他擦屁股。仁宗皇帝要的,显然是一个能替代邪灵行凶一说的合理故事,官家并不在意真凶是哪个,要紧的,是侍妾淫奔的故事够不够精细,能不能压下那荒诞不经的邪灵祟一说。
可明明是该开封府管的案子,此时却愣是要让江南东路的官员横插一竿子,唐泽端再谨遵圣意,心情还是难免有些微妙。
而与此同时,周平章也被相类的圣旨砸晕了头。
他回京述职不过是走个过场,早已打算不日返回江南东路任上。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仁宗像是突然想起他似的,颁来的圣旨大有深意:上面先是夸他自任江南东路刑狱以来,“破奸发隐、吏不能欺”,断案更是“不测如神”,随后笔锋一转,直道既然他这么能干就别闲着吧,把王鹤冲案接过去重办。
周平章呆了呆,不用猜也料到定是那开封知府结的案令官家不满。只是汴梁乃京师重地,权贵势力盘根错杂,他一个江南东路的刑狱长官怎么插手这的官员命案?做得好那是多管闲事,做不好,那就是欺君罔上了。
可官家已然把烫手山芋递到他跟前,他就是明知要烂手,也只能接了。
二开封府惊堂
开封知府公堂上,府尹唐泽端面色肃穆,他高坐主位,周平章侧坐一旁。唐泽端将手里的惊堂木摸了有半日,这才猛然一拍道:“带人犯刘氏。”
王鹤冲案中那位淫奔妇人,不出片刻,便被衙役押了上来。
这妇人肤色白皙,相貌却平常,脸色虽憔悴不堪,然头发却拾掇得一丝不乱,身上衣着虽有污,却穿戴齐整。
唐泽端瞥了眼周平章,皮笑肉不笑道:“周大人,人犯已到,您请吧。”
周平章笑道:“唐大人才是这开封公堂之主,自然是您先请。”
唐泽端假意推托道:“不可不可,周大人以神断天下闻名,此番官家钦点您主审此案,下官不过从旁协助而已,可不敢僭越。”
周平章正色道:“唐大人说这话,是要令周某无地自容了。周某不过忝列刑辩官,这么些年下来侥幸不曾出大错,哪敢称什么神断?快莫折煞本官。谁人不知自唐大人知开封府以来,辖下十七县皆被治理得井然有序,公治有声。王鹤冲案发生在大人辖区内,在您面前,周某不敢托大,必须得唐大人先请。”
唐泽端见他说话还算上道,脸色稍平和了些,点头道:“即是如此,本官便先问了?”
“理当如此。”
唐泽端一拍惊堂木,喝道:“刘氏,还不将你做下的伤天害理之事向周大人从实招来?”
那刘氏反问:“奴早已签字画押,还有甚可招?”
“那就将你已招供的话再对周大人复述一遍。”
刘氏低下头,道:“是,大人。奴自幼与家中表哥定亲,然家道中落,被迫卖与王大人做侍妾,表哥寻了上门,奴与他旧情难舍,便瞒着府内众人偷偷往来。表哥想娶奴做正头娘子,奈何囊中羞涩,拿不出赎身钱,奴想与他长相厮守,便约了腊月二十三那日,趁众人忙祭祀时从后院翻墙奔逃。那日到约定时辰,奴收拾细软正穿过后院,却不知为何竟撞见了老爷。老爷命奴入书房伺候,吃了几杯酒,便要与奴行那事。奴苦苦挣扎,被老爷踹了几脚,滚下地时,奴怀里私藏的金银掉出。老爷一见大怒,登时便要寻家僮来绑奴。奴见事情败露,害怕之下,便抓起凳砸到老爷头上,老爷一下到地不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