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便宜行事

秦·君临天下 江中石 加书签

江中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老一少趴在地图上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叽叽歪歪,这年月的地图说是地图实际上更像是一副白描山水画。不要期望有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也别指望有准确的标高和精确的方向,画风绝对粗犷及其复合华夏写意山水的韵味。

但这并不妨碍军人们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每一个将领的脑海中都以一副无比精准的地图,至于这绘制在羊皮或者绢帛上的地图基本上起到的是记录和提醒的作用,因为只要手指在一个表示城池的小房子上的时候,所有将领的脑海中瞬间就会出现关于这座城池的所有信息。这不奇怪,因为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为精确的仪器,根据现代科学研究,只要是去过的地方,一般在人脑中的记忆最少保持在十年以上。

蒙骜打了半辈子的仗,去过的地方自然不少,因此他对白宣所指出的这些地方有着较深刻的记忆,也能虽是完善白宣的计划。

从地图上看,东周国夹在韩国和魏国之间靠后的地方,和韩国魏国相比,东周国的国土面积比之韩魏两国就好像是蚕豆跟土豆相比。这也就是说,大秦要灭亡东周国必须经过韩魏两国的疆域才行,正像白萱所说的必须采取假道伐虢的方式。

原本蒙骜想攻击魏国和赵国,暂时放过韩国。因为此时的魏王畏惧强秦如虎,魏国名义上属于秦国的属国,蒙骜攻击魏国取胜的把握比较大,而且不容易引起其他诸侯国的忌惮。而韩国目前和大秦交好,之前没参与什么大的战役,因此军队数量维持在将近二十万的水平,蒙骜只有十万军队,虽说秦军可以做到以一当十但那也只是在气势上,真打起来兵力的众寡还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蒙骜打算攻击魏国得手之后顺势攻击赵国。蒙骜如此用兵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地理因素。韩魏赵三国紧挨着,魏国在中间韩赵在两边,秦军从函谷关出兵攻击魏国的路线最短。在攻略魏国之后只需向东北调转方向就能顺势攻击赵国,如此就可以缩短秦军的后勤补给线,保证秦军能够持久有效的打击赵国。

但是白宣否定了蒙骜的设想,因为这看似合理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有一个巨大的弱点。

相对而言,赵国国力这几年有所恢复,但是和长平之战前相比,赵军的实力已经不足四成,别看兵力比韩魏两国加起来都多,但实际上的战力不升反降。在蒙骜看来,此时的赵军就是一个病得不轻的壮汉,也正是把赵军打趴下的好时机。

想法是不错,但是蒙骜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魏韩赵三国中以韩国实力最弱赵国最强魏国居中,放着韩国这个鸡蛋不打,却要去碰赵国这块石头实在不能算是明智之举。最主要的是,蒙骜攻打魏国取胜绝对是毫无悬念的,灭国却未必。因为魏王虽然无能,但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弟弟,他的弟弟在邯郸之战中率领魏、赵、楚三国联军击败秦军保住了赵国。此人就是客居赵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战国四公子中最杰出的军事家。

白宣知道,在历史上蒙骜把魏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濒临灭国边缘,此时信陵君魏无忌返回魏国第二次率领诸侯联军在黄河之南击败蒙骜。秦军所占之地全部丢失,蒙骜领兵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信陵君名震天下。成为大秦出关逐鹿中原的最大障碍,而此战被后代史家称为“河外之战”。

白宣自然不能把这段历史告诉秦王和蒙骜,他能做的就是稍微调整一下,蒙骜攻击三晋的先后顺序,然后让信陵君提前返回魏国称为诸侯联军的统帅,然后让蒙骜诈败引诱联军进入伏击圈,然后集结秦军精锐聚歼联军,生擒或者杀死信陵君。若果这个目标达成,那么大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将会加快,多了不敢说,至少加快十年。此战若成,白宣可以保证在秦王子楚在位期间大秦就能灭了韩国,彻底搬掉这块横在大秦家门口的绊脚石。

白宣把自己的战役部署和盘托出之后,蒙骜的双眼放射出骇人的光芒。作为一个老将,蒙骜此时已经不再担心自己背负战败之名了,因为此战若成带给他的将是巨大的荣耀和功勋。

蒙骜要的是一战灭诸侯联军,吕不韦要的是灭东周国,而白宣要的是信陵君的命以及为随后的灭韩铺平道路,而秦王子楚要的是天下。这四个人别看所求不同,但最终达到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蒙骜直起腰身伸出双手按住白宣的双肩问到:“你如今已经是冷锋左统领,难道不能直接派人杀了信陵君吗?”

白宣:“杀他很简单,但是杀了他谁来统帅诸侯联军。放眼天下出了新领军之外,谁能统御诸侯联军?所以,信陵君不能死在阴谋里,他必须死在战场上!从战若成,信陵君战死,诸侯之间的合纵将会土崩瓦解,中原大地就是一块肥肉,可以任我大秦予取予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秦·君临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江中石的小说《秦·君临天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中石并收藏《秦·君临天下》最新章节。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三吃糖豆 连载 18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大唐小糊涂
大唐小糊涂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永安宫灯火辉煌好似天上宫阙。宫前琼台之上群臣冠带粲然,美人歌舞蹁跹,好一派长安风流,大唐盛世气象。江小白手举金樽对月吟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邦邦,邦邦邦。咚咚,咚,咚,咚~~~”众武将齐声喝彩,欢呼雀跃。众文臣顿足捶胸,痛不欲生。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二郎,我想掐死他。”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朕也想掐死他!”江小白还不知大祸快要临头,依然在那摇头晃脑,得意洋洋。

江中石 言情 连载

狼刺之帝国崛起
狼刺之帝国崛起

狼刺是一种武器,同时又是代号,也是他的名字。他有四个名字,每个名字代表着不同的经历和身份。这一世他最后的名字叫赢来,他死后谥号秦文公,葬于骊山之巅。自他开始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位列诸侯的强国。五百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华夏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秦帝国也是从文公开始铸就了百折不挠的铁血精神。但是,他并不是赢氏的血脉,那么他究竟是谁呢?敬告:本书纯属虚构,并非正史。

江中石 历史 连载

大燕都水监
大燕都水监

穿越大燕,成为皇权特许的都水监的一员,刘浪借助系统提升武技异术,只想苟起来,没想到却被推上风尖浪口。“都水监办案,闲杂人等给我退避!”

江中石 历史 连载

大唐小白
大唐小白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永安宫灯火辉煌好似天上宫阙。宫前琼台之上群臣冠带粲然,美人歌舞蹁跹,好一派长安风流,大唐盛世气象。江小白手举金樽对月吟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邦邦,邦邦邦。咚咚,咚,咚,咚~~~”众武将齐声喝彩,欢呼雀跃。众文臣顿足捶胸,痛不欲生。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二郎,我想掐死他。”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说:“观音婢,朕也想掐死他!”江小白还不知大祸快要临头,依然在那摇头晃脑,得意洋洋。

江中石 历史 连载

狼刺帝国兴起
狼刺帝国兴起

狼刺是一种武器,同时又是代号,也是他的名字。他有四个名字,每个名字代表着不同的经历和身份。这一世他最后的名字叫赢来,他死后谥号秦文公,葬于骊山之巅。自他开始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位列诸侯的强国。五百年后,他的后代子孙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华夏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秦帝国也是从文公开始铸就了百折不挠的铁血精神。但是,他并不是赢氏的血脉,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江中石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8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