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黄埔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莫斯科的雪霁初晴,距离那次惊动全校的实弹比试已过去三日。周亦云凭借精湛的战术素养,不仅在伏龙芝军事学院赢得了师生的普遍尊重,更被破格聘任为战术军事理论教官。得益于他的职务,同行周卫国也获得了学院的进修资格,而林娥则以联络员身份继续协助他们的工作。三人的莫斯科生活,正沿着既定轨道稳步前行。
这日清晨,周亦云正在办公室整理次日的教案。胡桃木书架上,《战争论》与《红星报》并肩而立,窗外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光。敲门声响起时,林娥起身打开了房门,身着元帅制服的叶戈罗夫,张开双臂,带着伏特加的浓烈气息扑面而来搞的周亦云避无可避:"亲爱的周,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改造了会议厅
"
他晃了晃手中的名单,"明天将有超过三百名学员来听您的大纵深理论的首堂课。"
周亦云与元帅热情拥抱后,目光落在那份名单上罗科索夫斯基,谢苗?帕夫洛维奇?伊万诺夫等人都是大名鼎鼎。当看到
"朱可夫"
的签名时,更是让他惊讶,在叶戈罗夫元帅的说明下才知道这位后来名震天下的元帅此刻正在伏龙芝进修,然而在这张名单里面周亦云还看到了几个人中国人的名字。
中午时分,周亦云偕林娥前往教学楼。走廊里回荡着各国学员的交谈声,斯拉夫语、德语、汉语此起彼伏。推开教室门时,正撞见周卫国涨红着脸比划手势,试图用俄语解释什么。台下的苏联学员们先是面面相觑,继而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周亦云不动声色地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寥寥数笔勾勒出战术示意图,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周亦云满意的继续讲课。
次日清晨,改造后的礼堂座无虚席。当周亦云走上讲台时,前排的朱可夫正与罗科索夫斯基低声交谈。他的目光扫过学员们年轻的面庞,突然想起1个半月前的在黄埔军校的讲台上,那些同样充满渴望的眼睛。如今的他们还是有理想,有信仰的军人而不是后面那个红色帝国。
"同学们,"
周亦云的的声音在扩音器里回响台下的众人立即安静了下来,周亦云刷刷的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问道,"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改变战争形态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大纵深到底是什么"周亦云接着把在黄埔已经讲过一遍的理论又讲了一遍,并且删除了部分为中国特意编写的理论解读,引的台下的军官和学生议论纷纷。
在提问环节苏朱可夫站起身,他看着笔记本说道:"周少校,我是朱可夫,大纵深理论的核心是
'
同时突破战术地幅和战役地幅
',需要航空兵、装甲集群、炮兵的精密协同。"
他的目光扫过周亦云,"但周少校,我想问一下既然是装甲集群,我们要怎么保证在大平原上步兵的速度能够跟的上坦克的速度。"
周亦云从容转身,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两道利落的弧线。军用卡车的轮廓尚未干透,装甲运兵车的立体透视图已跃然眼前。他用指尖轻点钢铁车身:"诸位同学请看,这种用履带装甲结构的车辆,就是步兵伴随坦克进攻的最好伴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撸猫的星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