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局

明郑1652 胜者即正义 加书签

确定了大军下一步的进攻目标之后,围绕着这个军事行动的一系列调整和人事调动也随之而来,郑成功和一众下属整整开了三日的会,才最终确定了大部分议案的基本方向。

事情自然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郑成功开会对下属们做出了指示。而这些下属,同时也是明郑体制里面各部门的最高领导们,自然也需要回去落实,召集手下拟定具体可行的方案,提交审核,在获得郑成功的肯定之后,才能具体实施。

郑成功毕竟还是明郑军事集团的最高领袖,又凭借着后世的记忆,身体原主的能力,表现出了超乎所有人的战略眼光和战略谋划。

所以,他在会前想要的结果,无论是军队,民政和商业上的调整,还是克复漳南六县之后,明郑内部的整合调整,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实现。

不过,在张名振的坚持下,关于其麾下大军编制调整的问题,还是悬而未决。

郑成功借着联络李定国的名义,洪旭又搬出为全军将士请功讨封的由头,这让负责阻击,但是拦截金砺,杨名高所部溃兵不利的张名振根本无法拒绝张煌言的调动。

毕竟,要是得不到军中诸将的支持,郑成功又搬出了战场之上的事情来问罪,那张名振可就真的孤立无援,任由宰割了!

当然,他也看得出来,郑成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难看,所以除了坚持一定要张名振出任水师前军之后,便转入了大会的另外一个议题,还给了他和手下的人考虑的时间。

毕竟,现在的郑成功要做的,是在身体原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和严密的体制,以确保无论任何人出现意外,这套体制下的人们,都能按照原本的路线,继续“驱除鞑虏,恢复山河”的事业。

而这,就需要郑成功自己率先做出表率,不然就极有可能如同原本历史上一样,只是依靠个人威权,维系着抗清事业!

郑成功是称雄一方的枭雄,郑家的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当然了,张名振只以为郑成功是爱惜名声,所以才这样优柔寡断。他早就不相信所谓的“友军”了。

不过,除了张名振所部的“前军”,郑成功原本计划中的中军,左军,右军,后军四部,都已经确定了调整的方案,这是郑成功亲自拟定。

在原本的五军体制中,为了限制将领的权利,确保军队的忠诚,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变节将领带着大批军队叛变投清,所谓的“五军”只是虚设。

但如今局势已然发生了改变,郑军将来也不会仅仅局限于金厦二岛和漳南六县,所以虚设的“五军”,必须落实,才能确保军队的调度无碍。

在郑成功的计划中,五军中的“中军”,“左军”,“右军”为陆战部队,其中“中军”由中提督甘辉所领,下设四个满编军镇,分别是原有“亲丁镇”,“戎旗镇”,由郭廷和周全斌统率,以及由铁骑镇和前锋镇整合扩充而来的“骁骑镇”,新组建的“虎卫镇”。

“骁骑镇”顾名思义,自然就是骑兵军镇,郑成功将缴获自金砺所部八旗兵的优良战马全部交给了赫文兴和原铁骑镇总镇刘有才,希望能组建一支可堪一战的强悍骑兵。

“骁骑镇”下设左右两卫,满编为一千二百兵,分别由刘有才和王起俸统率,赫文兴任总镇,统亲兵一百,指挥全军。

而这,也是郑军当前五军中的唯一一支成建制骑兵,其余的优质战马和部分杂马,则分配给了军队的眼睛——“夜不收”和斥候。

至于原本历史上,六年之后才出现的“铁人兵”,也即郑军中的“虎卫镇”,重甲战兵。郑成功依旧力排众议,说服军中诸将,设立了这支在近战中可发挥强悍战力的部队。

郑军在东山大战的胜利其实更多是一种取巧,并非野战实力超过了金砺麾下的八旗兵,郑成功必须要尽快补齐骑兵和战兵装备的短板。否则下一次,就不一定会有“北风”的助力了!

原本,他还想要给“虎卫镇”的将士们配备相应的战马,将他们变成和八旗兵一样的骑马重甲战兵的,如此一来就能弥补重甲战兵机动性不足的问题了

但因为郑军战马匮乏,这五千之数对于郑成功来说根本就是天文数字,这个计划只能暂时往后推迟。

“虎卫镇”同样下设两卫,满编为一千二百兵,分别由陈魁和陈鹏统率,万礼任总镇,统亲兵一百,指挥全军。

和周全斌一样,万礼也是郑成功特意提拔的,不过相较而言,万礼的战功足以支持他“虎卫镇”总镇的位置,周全斌则更多是倚靠郑鸿逵旧将的身份,成为了郑成功为统合军中派系,安抚人心特意树立的典范。

其实不难看出,郑成功把全军的精华都汇聚到了中军,中军四镇,共计一万将士,便是郑军中当之无愧的精锐主力,也将是郑成功刺向满清的一柄尖刀。

“左军”则是前提督黄廷统领,下设三個军镇,分别是陈俸统领的“左冲镇”,廖敬统领的“左先锋镇”,陈埙统领的“宣毅左镇”,每个军镇满编同样为两千五百兵,全军共计七千五百将士。

“右军”则是新晋的右提督王秀奇统领,编制和“左军”一样,柯鹏统领“右冲镇”,余新统领“右先锋镇”,洪承宪统领“宣毅右镇”。

而这些,还有直辖于招讨大将军府,中军内司总制蔡福统领的“銮仪镇”,便是郑成功麾下的真正野战兵马了。

至于即将被派往舟山,崇明等地,被郑成功安排了陈六御协助的张名振所部水师“前军”,以及负责福建,南洋等海域,由隆武时期便已经官至左都督,总兵的老将林察统帅,周鹤芝,周瑞分别统领一军的水师“后军”,则是郑军的海上军事力量。

其实,和大众视角里郑成功海战无敌,陆战拉跨的印象不同,郑军的主力,其实是陆战部队,水师在其中并不占绝大部分,但是相较于清军而言,已经足够强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从那座韩城开始》《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绝密小说网】《野火》《团宠幼崽爱护计划》《穿越万界:神功自动满级》《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动物世界四处流传我的传说[快穿]

小紫书【xiaozishu.cc】第一时间更新《明郑1652》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明郑1652》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胜者即正义的小说《明郑1652》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胜者即正义并收藏《明郑1652》最新章节。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黄天秩序 连载 238万字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0-31 1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