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37章 后来……
《[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章家两年前曾领兵渡江北伐,原本战事还算顺利,却赶上今年连涝带旱,粮草短缺,只得暂时退兵。
梁家上书,直指章家带兵不力,要求其归还兵权,由梁家人取而代之。
章家如何能忍,自是不依。
梁家却依此称他们有不臣之心,有意拥兵自重,甚至怀疑他们与北方蛮族勾结。
章家反将一军,直指梁家狼子野心,有意做第二个“齐家”,甚至意欲更进一步,毕竟当初齐家可没有兵权,只养着些私兵。
两家在朝堂上争执不休,圣上犹自旁观。
九月初九,马文才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重阳节。
章家与梁家还在斗法,马家与祝家悄然建立了初步联盟。
然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圣上驾崩。
这一位皇帝是南迁时,许多世家尽力保护下来的唯一一个嫡系皇室血脉,尚且年轻,也未曾有子嗣。驾崩的原因,说起来却叫人哭笑不得。
后宫争宠。
皇帝在后宫中曾笑言一位妃子不如另一位年纪轻、颜色好。那个妃子心中记恨,竟趁皇帝在她宫内睡着时,叫宫女一起用被子将他捂死了。
且不说这弑君的后妃要如何处置,梁家趁机扶持了皇帝的一位年幼的堂弟登位,自己摄政。
章家虽极力反对,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兵将在外,城内势力却比不过梁家。
梁家在小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从小皇帝那里发了一道圣旨,派梁家出兵剿灭章家所领的“叛军”。
两家在江畔短兵相接,打得比齐宋两家时更凶狠,完全是一副你死我亡的架势。
小皇帝不懂政事,梁家忙于对付章家,朝堂中再起暗涌,许多世家便也想做第二个“梁家”,坐收渔利。
祝家见情势即将彻底混乱,便决定趁此机会立即启程,同马太守一家向西迁入蜀地。
马文才骑在马上,身着轻巧铠甲,腰间挂着一柄长刀。
在他右手边,祝英台同样骑着马。经过长途跋涉,他皮肤晒黑了些,人也更精瘦,脸上的肉都少了,显得格外锐利,如同出鞘的宝剑。
他们两人身后是一队兵,大多是祝家分散藏起的私兵,还有些是自救会的同窗。
他们一路沿着江岸前行,江中是载有祝家族人和马太守家妇孺老弱的舟船。
除了马文才、祝英台所领队伍外,还另有五支与之相似的队伍。六队人马兵分两路,分别沿江南北两岸行动,前有探路,中有接应,后有支援,一路护送江中船只。
这一路来,他们并未遇到过军队,更多的是些居无定所的流民,和各类匪徒。
脚下的路一转,走在他们之前的队伍停在路边,这是抵达蜀郡前的最后一个码头,所有人均在这里集结。
休整了约半个时辰,远处有马蹄和车轮的声音传来,正是前来迎接的马家队伍。
马子明与带队人简单寒暄,重整编队再次出发。
五日后,翻过又一座山,踏出山脚密林,一座城门出现在远处。
马文才与祝英台相识一笑,双腿一夹马身,向前行去。
一年后。
梁、章两家率先引燃的战火已经席卷整个江南腹地,世家几乎无一幸免,或主动或被动,加入到乱战之中。
小皇帝长了一岁,仍是小皇帝,似乎超然于混乱之外,从无任何动静。
蜀郡,祝家站稳了脚跟,与马家的合也果然愉快。
马家虽然将蜀地尽掌于手中,却一直未获兵权,只有少许家族私兵。而祝家,竟在安顿下来后,又不知从哪里带来了数千精兵。这支队伍亦全然听命于祝家。
两家一家主政、一家主军,通力合,将蜀地打造得如同铁桶。
梁山伯也在这一年加了冠,与祝英玖定了亲。
其实,祝家与梁家早先便有意叫两人先行订亲,梁山伯却不愿叫祝英玖委身下嫁,于是花了近一年时间在军中打拼,总算有所成就,更配得上祝家小姐。
马文才观礼时忍不住想,这世界总算还是有些梁祝传说的影子,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九妹相识相爱,只不过没有他在其中横插一棒,两人顺利定亲。
祝英台见他出神,以为他也想有个正式的成亲仪式。他回去后便同两家长辈商量,在梁祝定亲后不久,与马文才也成了亲。
仪式不大,除了家人和亲近的友人,他们也没有邀请其他宾客。
但马文才仍旧感慨,自己何其幸运。
两年后。
江南战火绵延,蜀地终究不得全然避开。
马文才抓破脑袋,想了许多城防的武器,将所有外敌挡在城墙之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要高考了,机甲到底怎么开啊》《官人官色》《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星空职业者》《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少女的野犬》《我以神明为食》《空间渔夫》《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长央》
林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林知的小说《[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知并收藏《[梁祝]英台大大带我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