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

唐骑 阿菩 加书签

阿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驻扎在龟兹的郭昕公是四镇节度使之外,还有三个镇守使,疏勒镇守使鲁阳公,于阗镇守使郑据公,还有就是我爹爹的爹爹的爹爹的爹爹的爹爹的爹爹焉耆镇守使杨日佑公了。”

这些孩子,对那段历史倒记得挺熟,想必是大人们怕在战乱中与他们失散这些孩子不知本源,所以从小就教他们记得。

可是,这两个少年的话却叫张迈心里涌起了疑虑与不安,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出了大岔子

“四镇的最后一任节度使、镇守使,是你们的爹爹的爹爹的爹爹的爹爹那岂不是有四五代人了”

“不是四五代,从郭昕公算起的话,到爹爹这里是第六代。”

张迈的脑子嗡一声差点炸了

他原本还以为现在这个时代离开郭昕不远,哪里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第六代那是多少年啊

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只怕大唐是否还存在,都是一个问题了

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

有人说,中国已经不是大唐时的中国。

大唐的精神真的已经完全丢失了吗

这是小弟写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的问题。

请大家记得投票。

第十七章谎言

由于对历史知道得不够精确,而来到这个世界后所遇到的人与事情又都显得如此陌生,张迈甚至曾怀疑过:这里真的是自己那个世界的“过去”吗还是说自己是来到了一个异世界

暂时将眼前的世界当做历史吧。那么,大唐之后是大宋,但记得历史教科书里的朝代歌诀有这么一句:“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朝代至此亡。”

也就是说,大唐和大宋之间还有个混乱五代,五代有多少年不清楚啊。那现在应该是晚唐,还是五代,还是已经入宋了

张迈又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郭昕是郭师道的第五代祖先,那么这道圣旨岂不就是百年之前就出来了的

如果说是十年、二十年还好有个转圜,但要是百年之前,长安方面还怎么可能给郭昕下旨如果说这道圣旨是百年之前下的,那么自己这个使者,还怎么假冒得下去

“等等这么明显的漏洞,老郭他们怎么会没想到他们是因为高兴得糊涂了,还是因为看到圣旨之后变故频起还是看清楚是圣旨但没敢细读里面的内容,所以竟没想到这个问题”

可是这个谬误实在太明显了,就算他们一时没想明白,等圣旨一开读,总有个头脑明白的回念一想琢磨清楚的

“张公子,郭令公有请。”

“令公”是北朝隋唐以降对中书令的尊称,但到了唐代后期,武将多加中书令衔,故军中令公之称亦渐多。在民间传说中最有名的,莫如郭子仪郭令公,以及杨家将故事里面的杨令公,郭师道承继了他先祖郭昕安西副大都护的品衔,因此也被西域唐民们尊称为郭令公。其实如今西域唐军只剩下八百多人,郭师道这个领袖顶多算个乡长,但唐民们却依旧拥戴他,甚至因此而更加亲近,仍然叫他“令公”。

“好,我就来。”

张迈收起了圣旨、鱼符,跟着来传话的丁寒山走到星火砦的广场前面,这时全砦军民都已经聚集,只等张迈一到,郭师道就下令出谷。

出入星火砦的山路很崎岖,安西军民个个走得很艰难,出了谷口,整座新碎叶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情景参与焚城计划的战士们见过,但计划启动的时候,妇女老弱都已撤入谷中,焚城后的景象却是次看见。

“家园没了”杨清低声说了一句,许多妇女、小孩都哭泣了起来。

碎叶城虽然简陋穷僻,但这里毕竟是他们的家,无论是城南的灌溉农田,还是城北的草地牧场,都有着他们的汗水,他们的记忆。

日已黄昏,唐军侦骑四出,以确保没有敌人掩近,妇女们收拾柴草,堆成篝火,入夜之后便燃烧了起来。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断章的唐歌,由对往昔的追思渐变为悲壮

“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然而乱离之后,头顶却还有这明月,心中也还有那希望

“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

人围篝火,断壁为台,郭师道站到断墙上,对着满城军民宣布道:“将士们,兄弟们,儿郎们长安派特使来了。”

其实张迈的到来大家早知道了,郭师道一开口,全部军民都欢呼起来:“特使特使”“张公子,张公子”“张郎,张郎”

自从河西走廊被截断以来,这些滞留在西域的大唐遗民就与长安失去了联系。那已经是不知多少年的事情了,长安对他们来讲已经久远得就像一个传说,但对中土的那份恋慕,却有如孩子对母亲的感情一般,无论过多久都难以泯灭。

张迈走向断壁,两旁都是热切的眼光和热烈的呼声,人人都在呼叫着自己的名字,那感觉仿佛自己就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他走到了断壁边,杨定国杨定邦请了他坐下,然后郭师道就讲述郭汾如何偶然在沙漠中现“特使”的经过。

他在那里说着,张迈的眼光却投向了夜空中的明月。在这片没污染的天空里,就连月儿也出奇的明亮,但这时候张迈却感到不安,他知道等郭师道将事情说完,就一定会请出自己来和唐民们见面、讲话,那时候,自己却该用怎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四镇兵将的后裔

“长安的特使来了,这么说,前些年盛传大唐已经灭亡的消息,是假的了”人群中有人叫道。

大唐灭亡的消息张迈心中一震。

“当然是假的”郭洛叫道:“胡虏为了打击我们无所不用其极造几个谣言又算得了什么反正河西走廊断了,他们想怎么说都行”

“不错不错”几十个年轻人都呼叫起来:“咱们大唐天下无敌,如何可能会灭亡那一定是胡虏为了打击我们造的谣”

他们的呼喊,让张迈一会觉得自豪,一会又感到担心。

跟着,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好像捕捉到了什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新键盘小说网】《福晋来自末世[清穿]》《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天空小说网】《破云2吞海》《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晋末长剑》【花瓣小说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唐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阿菩的小说《唐骑》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菩并收藏《唐骑》最新章节。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0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陆海巨宦
陆海巨宦

阿菩的历史小说小说新书----大明水师,原本是称雄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一个穿越者,成功地挽救了大明水师的没落,大航海时代,将由中国人来开创……“普天之下...

阿菩 其他 连载

山海经密码5
山海经密码5

《山海经密码》改编自距今约4004年前,一部讲述上古时代地理及人文风俗的伟大著作:《山海经》——这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文字作品(秦始皇看了舍不得烧的书)。《山海经》时代,中国最古老的两个朝代,夏朝与商朝正在更替,一场战争发生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山海经密码》将带您重返那场远古最伟大的战争,和那些古老的英雄(他们如今已是神话人物)一起,游历《山海经》中的蛮荒世界,您将遇到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最奇妙

阿菩 其他 连载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最狂上门女婿 十全十美的佳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20: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