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邦华

崇祯八年 我爱肥猪猪 加书签

《崇祯八年》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巡视勇卫营回到武英殿后已是申时末,崇祯在宫女的伺候下洗了个澡,用罢晚膳天色也已暗了下来,这时的娱乐活动非常匮乏,睡觉吧太早,现在也就晚上7点半左右,不睡吧又没什么事做,总不能和几个太监谈人生谈理想吧,朱振卿心里一动,倒是想起了几件事,对王承恩吩咐道:“明天你安排几个聪明伶俐,识文断字的手下去皇庄帮刘朝,那边那么大摊子,虽然没开始,但一旦忙起来,他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记住,不是让人去争权的,那边以刘朝为主;再就是,给骆养性传话,让各地锦衣卫所探访民间奇人,能工巧匠,但凡在当地名气响亮的,不管是什么木匠,铁匠,石匠,种田能手,兵器铸造等等,只要打探清楚,确有本事者,会同当地官府一律邀请入京,就说朕有大用,记住,是邀请,不是强解;入京者每户给与安家银五十两,家人愿意跟随进京的统一安排住处;还有就是让锦衣卫着人去江南一带,探访一个叫吴有性的名医,着其入京觐见”;吴有性可是一个医学界划时代的名人,历史上崇祯后期全国瘟疫横行,,南北直隶,山东一带甚至十户九死,往往一巷百余家,没有一家能活下来,一门数十口无一幸存,医生们都用治疗伤寒的药方治疗,毫无效果;吴有性亲历每次疫情,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然后潜心研究,依据治验所得,撰写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他针对瘟疫提出的理论,打破了传统中医对瘟疫的认知和疗法,并且针对疫情提供了药方,如达源饮,三消饮等,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这可是大才,一定要人尽其用,自己能给他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他的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吩咐完后,崇祯就去偏殿睡下。

在京师东城的一户人家,左佥都御史李邦华正在吃晚饭,同桌的还有老妻和儿子;虽然是贵为左佥都御史,但他家的规制不大,两进的院落,前院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仆一家居住,李邦华一家三口住在后院;他只有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只余老妻和在国子监读书的儿子李若彬,儿子年已十八岁,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去年考取了生员,今年秋天准备参加顺天府乡试,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中试;儿子已经定亲,亲家是兵部主事金铉的小女儿,是个娴静温柔的女孩子,只要儿子今年乡试中试,那明年就成亲了;

古人讲究食不言,吃罢晚饭,李邦华照例去书房看书,儿子则回到自己的房中温习,李邦华年已六旬,老来得子,对儿子还是很满意的,聪颖好学,沉稳大气,自己寄托了很大的希望在他身上;天色已暗,老仆早已点起蜡烛,李邦华坐在书桌旁拿起一本书,并未观看,而是陷入了沉思;时局动荡,自己蒙圣上捡拔,从南京工部右侍郎的闲差拔擢到左佥都御史的位子,虽然级别相差无几,都是正三品,但权力可是相差天地,上任到现在,自己不负圣望,也弹劾了不少贪官污吏,可这局势并不因自己的努力而得到些许的改变,如今大明内忧外患,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随时有倾覆的可能,唉,圣上聪敏节俭,勤于政事,就是性子急了点,但愿圣君能力挽狂澜,拯黎民与水火吧;正在沉思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爷,我有要事禀告!”,屋外是老仆刘忠的声音,李邦华开口道:“进来吧”,刘忠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方方正正一尺左右的木匣,他从小跟随李邦华,如今已几十年,说是仆人,其实李邦华对其与家人无异。

“刘忠,你拿的什么?”,李邦华皱眉问道,身为左佥都御史,监察百官,职权甚重,许多官员打着各种旗号送银送田地送店铺,但都被李邦华拒绝,己身不正难以正人,这是他的原则,看见木匣,他以为又是某人趁着天黑送来的钱物,所以心里不快,自己早就告知家人,所有送上门的礼物不管是什么一律不许收取,怎么这次刘忠如此不晓事理?正要发火,刘忠开口道:“老爷,方才我在门房听到外面有人拍门,我打开院门,空无一人,只听黑暗中有人说了句什么诚意伯罪证,然后就看见门前这个木匣子,我不敢做主,所以来请老爷定夺”。

“哦?快快拿过来”,李邦华说道,刘忠把木匣递上,李邦华打开,里面是几张纸,好像是口供证词之类的,因为下面都按着红红的手印,李邦华作为御史台的高官,也参与过不少会审,所以一看就明白;他拿起来迅速的翻动扫视,片刻后看完,吩咐道:“你回去吧,此事不要让任何人知晓”,刘忠应声退了出去。

等刘忠掩门走后,李邦华坐下开始思衬起来,这是一份诚意伯府巧取豪夺,致死致残人命的证词,证据充足,受害者家属都按有手印,问题是,这是谁送来的呢?要调查这类案件,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得到证据的,这需要高超的手段,大量的人手,难道是和诚意伯有仇的人做的?不太可能,因为文臣不可能豢养恶仆,那样有碍清誉,勋戚如今势力大不如前,顶多养几个护院打手之类的,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势力,武将现在日渐骄横,看不起这些没落的世家;到底是谁做的呢?心里忽然一动,他知道是谁了,也只有那个机构才有如此大的势力,不过,这几年锦衣卫不是日渐衰弱吗?怎么突然如此敬业呢?难道是皇上?想到这里,李邦华心中豁然开朗,他迅速走回书桌后坐定,在早就铺好的奏本上提笔疾书,一刻钟后,一份弹劾诚意伯的奏章写完,李邦华拿起奏本又看了一遍,发现没有缺漏,把墨迹吹干后,将奏本塞入袖中,然后自去卧室休憩。

第二天卯时左右,崇祯醒来,王承恩招过宫女来服侍他穿好衣服便去传膳,崇祯伸腿弯腰做起了广播体操,太阳大早晨就热辣辣的直晒下来,干热无比,只活动了一会,刚换好的衣服就已湿透,只得再去沐浴更衣,换好衣服后崇祯觉得神清气爽,一番折腾用过早膳后已是辰时了,正要吩咐王承恩着人去锦衣卫传旨,外面李二喜禀报,骆养性请见,进殿行礼后,骆养性禀道:“禀圣上,臣已着人于昨晚将书信投掷于李邦华家,留下话见其老仆拿着木匣进去后方才离开”。

“没其他人看到吧?”崇祯懒洋洋的问道。

“请圣上放心,臣的手下做事还是精细的,再说天色已晚,李佥都御史门前一向冷清,没人看到”骆养性禀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混混中文网】《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首席医官》《北宋穿越指南》《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新棉花糖小说】《泰昌大明》《我是主角攻的作恶兄弟

我爱肥猪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崇祯八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我爱肥猪猪的小说《崇祯八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爱肥猪猪并收藏《崇祯八年》最新章节。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9 0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