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1月7日(1)

新加坡的日子 孙相华 加书签

《新加坡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三十八章1月7日(1)

以前按着劳动力的属性把人分为三种类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另一种类型劳动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他们是农民的后代,但是他们是在中国对农业土地政策实施三十年不变以后出生的,因此他们出生以后就没有土地可分,成了没有耕地可种的农民,除了一些地方根据耕地的收益能得到分红之外,其实这一类人很多自出生那天起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耕地,甚至讨厌把自己的命运跟土地捆绑在一起。最主要的是这一类人出生的时候世界早已换成了另一种样子,工业的兴起和繁盛使城市日益繁华起来。城市优越的生存条件使这类人不甘心在农村生活下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对于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大,工厂到处都在扩大生产,招用新的工人,城市建设也急需大量年轻力壮的青年,这批刚刚成长起来没有土地的农民刚好补充了社会的空缺。他们介乎于农民和工人之间,游走于农村和城市。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是却在城里干着跟工人一样的活计,一个新的称呼就这样出现了,农民工,因为他们不属于工厂里的正式工人,不在城市人口的范围之内,因此也叫他们临时工。

无论是农民工和临时工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讨厌的称呼。中国农村最大的症结就是落后,造成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贫穷和无知。有人说改变一个人命运最捷径的方式是从小就努力读书,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教育首先最基本的要素是有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条件良好的教室,文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很高的教师等等。当然这仅是最基本而不是最主要的,很多在农村生活过的后来成了农民工和临时工的也许都有过那样的经历,农村的学校除了正常的节假日放假之外,还有农忙假,也就是春种、夏耘、秋收的时候家里最缺人手的时学校里放假让孩子回去帮忙种地。名义上是学生,关键的时刻顶得上半个或者一个劳动力,心里一半装着学习的事儿,一半装着家里的事儿。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同时也注定了他们的思维很难离开家的范畴。这样的环境很少使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大的出息,从心理领悟不到学习的价值,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相反因为学习成绩的落后倒成了一种负担。绝不否认时有寒门出贵子的事情发生,但只能是凤毛麟角少有的想象,对于改变极大多数贫穷和无知的环境根本起不到一点的用。

事实证明,农民在土地里付出的辛苦再多,庄家侍弄得再好,有限的产量不可能创造出无限的财富来。甚至有限的耕地已经养活不了农村不断增长的人口。

很多人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疑问,包括在这个国家土生土长生活过来的人,中国的人口这么多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带着这样的疑问,很多人也许都有过惊奇的发现。首先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和平时期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任何时候人心总是向好的方面奋进的,贫穷的人向富裕的方面努力,通过知识改变不了命运,那就只有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对于勤于劳动和吃苦的人来说,劳动创造财富要比教育和学习知识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更确切的说他们根本不可能通过知识获得任何的财富,生存的环境只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去吃苦、去劳动。事实证明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确需要太多这样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却真打实凿吃苦卖力,流血流汗的人。因此落到他们身上的工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甚至收入也是最少的,这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的地位最低,吃苦一度被世人鄙弃为无能的表现。

只有真正在苦难和贫困里捶打过的灵魂才能找寻到高尚的阶梯。

谁都不可能忘记,在中国那个特殊的年份里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的知识分子响应国家的号召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下乡到中国最贫困的农村中去。知情从此就成了永远载入中国史册的让人尊敬的名字。之所以让人们尊敬,是因为他们带着刚刚进入人生美好年华的年龄和装满知识的头脑离开了大城市的生活到了最贫困最落后的农村,他们明明知道那里的生活填满了苦难和艰辛,依然义无反顾的去了。长时间的劳动和苦难锤炼了他们的灵魂,有过那段经历的人谁都不能否认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重新塑造了他们的灵魂,以至于对社会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担当。正因为他们经历过苦难,才知道什么叫苦难?苦难在这些有知识有思想的青年人的心里得到了发酵,成了以后改变社会,改变在苦难中生活着人们当之无愧的骨干。真正有思想有灵魂的人生是不会局限于爱情、家庭和婚姻的范畴,是要对社会有一定担当的。正因为有这些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才使社会得到了急骤的发展和转变。

几十年以后,社会发展的剧情又出现了新的转变,大量失地和剩余的农民涌向了城市,使城市急骤得到发展和兴盛。社会发展的剧情跟生活娱乐里面的剧情是不一样的,是没有脚本的,突发的情节总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有件事是不容社会忽视的,甚至每个人都应该扪心自问的想到,真正改变我们家庭生活根本的因素是什么?难道不是勤劳和吃苦吗?不是他们没有知识就不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们没有知识不完全是他们个人的原因,是因为生活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改变命运趋向的根本原因,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改善的。更何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是凭着脚踏实力的汗水干出来的,尽管他们脱离了种地的命运,但他们为了生活付出的劳力和辛苦远远超出了在庄稼地里面的付出。不要说他们没有为你们的生活起到用,正是因为他们的辛苦和劳力改变了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才是你们的生活感到了幸福,才有了跟他们的比较。粮食只能是维持生命体征存在的必需品,真正支配人们精神命运的是思想,思想才是真正决定和促进人们灵魂的粮食。

不要说我们为这个社会做出了什么贡献,我们最应该做到的是,应该做好我们自己。

我们的生活随时都会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暴,只是这个风暴并不一定面对的是全部或者是大部,有时是一少部分或者某个独立的个体,就算不为社会去着想,去考虑,也要为自己的设身立命去考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抗御风暴来临时的心理,只有这样我们个人的思想才不能太过于单纯和无知。

不知道农民工这个名词是中国的专属,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过这样的现象,不过无可争议的是中国农民工的队伍是世界上最大的。

我们开头的时候,曾说到过dd公司在安装二号机组落煤斗的时候,由于卷扬机指挥操出现了故障,给印度人阿布造成了伤害,赵西海被新加坡的警察带到警务室问询,新加坡的警察第一次听到农民工这个词的时候,竟跟农场主联系在了一起。当他知道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一度感到惊奇,他不能相信居然有这么一大批的中国的农民参与到技术含量很高的电力建设队伍里面。之所以让他产生怀疑,是他对中国农民不够了解,且不说赵西海是没有通过新加坡的培训和考试来到新加坡的,很多来到新加坡的农民工是通过严格的考试合格才进来的,中国农民最大的长处就是勤劳和吃苦,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两样长处似乎没有干不成的事。在多少年的积累和实践中,很多的农民工早已在行业范围内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技艺。

class=''gad''

如果用探求人类良知的眼光去公平的看待问题,农民工除了需要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关注之外,很多的行业如果离开了农民工,很快就处于瘫痪的状态,农民工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得到的回报却是最少的,受到社会的歧视是最多的。这与他们的身份是农民有关。

在这里年龄最大的农民工就数冯天保,他的大儿子跟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差不多,并不是这里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很年轻,主要是冯天保结婚的年龄比这些人都早,在这里年龄较小的还没有充足的实力找到另一半的时候,冯天保的二小子已经出生了。这也是他做男人感到最值得自豪的事,我那娘儿们是一分没花自己找上门来的。至于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他的身上到底有什么让女人值得吸引的地方?还有他的娘们儿到底是个啥样的女人?这里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底细,不过人尽皆知他是有来头的,论年龄,他比傅铭宇的年龄还要大七八岁,如果没有一定的关系,像她这样的年龄早已不再适合这个行业的用工标准了。正因为他在十五六年前离开农村来到dd公司就跟着傅铭宇干活,傅铭宇那时候刚刚从电力学院毕业分配到dd公司。如果不是听说傅铭宇是dd公司新加坡的项目经理,他已打算在家乐守田园安度晚年了。来到新加坡傅铭宇安排他管理工程场地的氧气、乙炔。

实际在这之前傅铭宇已经有三四年没有见到冯天保了。

两个人见了面第一句话的相互问候是,

“你怎么变得这样的胖?”

“你的头发怎么白的这样的多?”

再接着相互的回答是,

“坦然的生活过得久了,就容易使人发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孙相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新加坡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孙相华的小说《新加坡的日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孙相华并收藏《新加坡的日子》最新章节。
重生之财源滚滚
重生之财源滚滚

关于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重生成为一种潮流,李东也幸运地赶上了重生的马车。上辈子遗憾太多,这辈子且让他一一弥补!看小人物重回2004,亲情爱情双丰收,发家致富两不误!新书《全球高武》已发布,求支持!(读者群:250605308,全订群号:572213998需验证)

老鹰吃小鸡 连载 1044万字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娱乐:重生豪门公子,玩转香江

重生90年的燕京大院小公子赵明磊,因为失手伤人,被家族送到香江。恰逢这个时代的香江娱乐进入下滑期,赵明磊看到契机。先找华仔、梁超伟拍一部。斥巨资拍摄,扭转局面。邱苏贞赵少,这部戏我躺哪?关智琳:赵少,你想打高尔夫球吗?李佳欣:赵少别生气,我给你看个宝贝。周荟敏:我是最爱的是赵少。听说向氏家族在香江挺狂,不好意思,在我这条过江龙面前,他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刘天仙:干爹,杨宓妹妹又抢我玩具~!赵明磊:

温酒斩曹操 连载 188万字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连载 253万字

国民法医
国民法医

尸体:请问你礼貌吗?

志鸟村 连载 329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无醉春秋 连载 354万字

[都市] 请你,记得我来过 楠木铃
[都市] 民国穿越女掌柜 一页知秋醉海棠
[都市] 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 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
[都市] 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 鱼丘听雨
[都市] 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 千叶杏奈
[都市] 绝世神龙 风和树叶
[都市] 被迫与校草做情侣 浅浅茜
[都市] 重生做股神 张致远
[都市] 踏准风口成巨富 风起云淡
[都市] 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 酣畅淋漓的狂骨
[都市] 降龙传 风流小浪
[都市] 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 狐狸爱吃素
[都市] 在民族资产的路上 爱吃寿司蛋糕的易康高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2-10 18: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