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东流》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战斗进入白热化。我方将士皆拼尽全力,无奈隐炎卫人多势众,又占尽地利之便,局势渐渐对我们不利起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眼角余光不经意扫到寺内一处偏殿。那门半掩着,像是在无声召唤。刹那间,心底涌起一股莫名希望,直觉告诉我,转机或许就在那里。
我一边奋力抵挡敌人的攻势,一边给三桂使了个眼色,扯着嗓子大喊:“三桂,往偏殿撤!”
三桂瞬间心领神会,迅速带着剩余小队成员,边战斗边朝着偏殿艰难挪动。每一步都沉重无比,感觉就像双脚陷在泥沼里,每迈出一寸都要耗尽全身力气,仿佛生死就在这一步步之间徘徊。
好不容易,在付出几名兄弟受伤的代价后,我们总算是撤进了偏殿。
一进偏殿,众人赶忙用桌椅等杂物堵住殿门,暂时挡住了隐炎卫的疯狂进攻。
我喘着粗气,环顾四周。偏殿里满是厚厚的灰尘,角落里几尊佛像残缺不全。在昏暗光线中,佛像的眼睛闪烁着奇异光芒,冷冷地凝视着我们,好似在审判我们的命运。地上散落着破旧经文和腐朽木盒,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显眼线索。
“这可咋整啊?咱们被包围了,这偏殿看着也没什么特别的。”
一名士兵焦急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是被这紧张局势吓得不轻。
我皱紧眉头,一边在殿内踱步,一边安抚大家:“别慌,隐炎卫既然把这儿设为据点,肯定有原因。大家仔细找找,说不定藏着秘密通道或者其他有用线索。”
话虽这么说,可我的心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焦虑在心底蔓延。我只能强装镇定,仔仔细细打量起偏殿的每一处角落。
墙壁上有模糊不清的壁画,因年代太过久远,又被灰尘层层覆盖,根本辨认不出内容。但我心里有个强烈感觉,这些壁画和隐炎卫的秘密一定有关联。
想起数月前执行另一项任务,在一座废弃古宅里,我曾见过类似风格的壁画。虽说图案不一样,可笔触和线条的韵味却极为相似。那时没来得及深入探究,现在想来,或许两者之间有着共通之处。
当下,我便吩咐小队成员分开行动。一部分人守住临时筑起的防御工事,时刻留意殿外隐炎卫的动静;另一部分人跟我一起,在殿内寻找可能的线索。
之前执行任务时,我多次靠着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成功发现隐藏线索,化解了危机。这次,我心里也默默盼着能有同样的好运气,带着兄弟们摆脱困境。
我蹲下身子,查看地上腐朽的木盒,轻轻吹去表面灰尘,竟发现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符号。
一瞬间,我想起研究母亲留下的玉佩符文时,在一本古籍残页里见过类似风格的图案。那古籍记载着神秘的符号学,可惜残缺不全,只提到这些符号和古老仪式有关。
我赶忙从怀中掏出袁督师给我的玉佩,还有母亲留下的那块,把它们和木盒上的符号对照起来。之前,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两块玉佩上的符文,对其特征早已烂熟于心。
刚开始,我把木盒符号和玉佩符文一一对应,却毫无头绪,心里不禁有些着急。
殿外隐炎卫撞击殿门的
“砰砰”
声越来越急促,每一声都像重锤砸在我心头。时间紧迫,容不得我有丝毫懈怠。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始从符号形状特征入手。我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地上把木盒上相似形状的符号归到一起。
经过仔细比对,我发现其中一组符号和玉佩上的符文外形有着微妙的变形关系,可这一发现似乎并不能直接解开符号的排列规律。
紧接着,我又琢磨起符号的数量和分布位置,在地上绘制草图,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一心想找出其中的规律。汗水不停地从额头冒出,滴落在草图上,模糊了一些线条。
就在这时,头顶上方突然传来
“嘎吱”
一声,我下意识抬头,只见一块腐朽横梁松动了,正摇摇欲坠。
“小心!”
身旁一名队员大喊,迅速把我拉开。
“轰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陈留居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