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拉起队伍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加书签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紫书xiaozi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战争税加饼行募捐,让张超割了一大块肉。仅西市一个店,他就缴了十二贯。而不出意外的,其它那十家店铺,包括城门外的四个铺子,都没躲过这劫。

十一家店,张超总共出了八十贯钱。

八万钱,现在一个黄馍馍才卖三文钱,八万钱能买下两万六千多个黄馍馍,都可以绕西市一圈了。

朝廷以后要是经常不按套路来这么几次,那就成了割韭菜了,长一茬割一茬。

大唐的商人没人权啊,朝廷简直不把商人当人看。

好在张超的生意非比寻常,后面还有几位国公撑腰,要不然,这么搞几次,直接就得黄。

回到灞上,张超重新打起精神,今天损失了这么多,得立马补回来。

张家沟面食制坊得再次扩大规模,黄馍馍一个班,白面馒头一个班、肉包子一个包,饺子、馄饨、烧麦现在销量小些,合在一起一个班,豆腐再一个班。

张超拿着根炭条在一块木板上写写画画,觉得现在的人手完全不够用。要想完成这次产能扩张,还得增加许多人手。

另外张超打算再新立一个碱班,一个香皂班。

根据不同的产品,分开做工,互不干扰。

老爹盘腿坐在炕上,看着张超在那里写写划划,一边说着自己的打算。考虑良久,才缓缓道,“摊子铺这么大,会不会有风险咧”

做生意当然有风险,摊子越大,问题就会越多。比如会涉及到管理问题,资金问题等等。原先只有一个做黄馍馍的班子,有张超、老爹、七娘、村正、赵叔等人一起帮着分工管理,还维持的下来,但最近不断的增加新产品,人员扩招,规模在扩大,管理上已经出现一些混乱了。

“还有一个事,若是每天再增加数量,村里的灶也蒸不过来咧。”

七娘做为张氏餐饮集团的高管,今天也参加会议。

张家沟总共才五十来户人家,就算全村的灶都帮着蒸馒头蒸馍蒸包子,这也蒸不过来啊。现在张家的一天的馍馍、包子、馒头、窝窝、烧麦等的量,已经有好几万,而张超还打算扩产,到时估计更多。

一天上万笼,还基本上得集中在凌晨赶早,五十来户人家,一家得蒸几百笼,根本是来不及的。就算一个灶三口锅全蒸上,也不够。

张超拿炭条在一块干净木板上把这条很有用的发言记下。

“七娘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原先我们蒸馍都是在各家蒸。这样做是一来节省了建灶的开支,二来也给村民们也有机会参与进来分享一些红利。但是现在,咱们规模扩大了,再用这套,就无法适应现在的生产需求了。”

“那怎么办呢”屋里好几个人道。

现在张家的面食生意,不仅是张家的生意,全村人都在参与,都能分享红利,因此大家对于张超要提产扩能都很赞成,张家生意越好,他们也能沾更多光。

“大家不用担心,我是这样考虑的,咱们可以建几个棚,在棚里打灶,建几个专门蒸饼的蒸棚。”

建一个这样的棚还是毕竟简单的,毕竟不是挖窑洞盖房屋,只要弄些树立几个柱子,然后上面搭个屋顶,直接盖些茅草就行。甚至连墙都可以暂时不要,毕竟又不住人。

这样一个简易的棚子,成本不高,而且盖起来也快。

村里这样的空旷地方不少,直接建一排棚子,然后在里面垒起一排排的蒸灶,再时别说一天蒸个几千笼,就是再多蒸一些都肯定来的及。

垒上一百个灶,架上两三百口锅,只要火力大些,一口锅一次能蒸上十笼。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再是家庭手工式小坊了,而是有了集中生产,更便于管理。等以后有钱了,还可以把这些简易的棚子搭起木板墙,甚至将来挖长排窑洞,弄个大院子,搞一个大厂房。

搭一个简单棚子,垒许多蒸灶,这确实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搭棚子要不了多少钱,直接到沟坡上去砍树,割茅草回来,村里人自己就能搭起来。打灶也方便,张家班现在都有十几个施工组了,叫他们回来,赶两天,有村民们帮忙就行了。

“这个法子要得,我看行。”

村正现在也成了张氏集团的一个高管了,他平时在村里本来就德高望众,有他帮忙管理,张超也能省很多事。

“那这个就决定下来了,在村后头搭一排茅草棚子,垒一百个灶。”

张超把这条会议决定记录了下来。

虽说这产业是张家的,可毕竟人多力量大,群策群力,总胜过自己一人。

“咱们以后分为几个班,不同的产品为不同的班,班内再分组。比如说我们原来做馍的,以后就是专门的黄馍馍生产班,和做其它的不搭界混了。以前我们做黄馍馍也分了好些个组,有碾米磨面筛选啊,有和面揉面做豆沙枣泥,有做馍蒸馍等。我们以后也还是这样,一个班下,分成数个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预支未来,修出个人间武圣!》【小说迷】《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任务又失败了》《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大黄书】【梦幻文学】《谍海青云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唐朝好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紫书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唐朝好地主》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我的哑巴新娘
我的哑巴新娘

简介:褚休女扮男装多年从未有纰漏,直到家里给她说了门亲事。褚休茫然,“虽然我穿着男装但我真的是女人,娶了妻子以后跟她可怎么睡?”谁知嫂子误会她话里的意思,“谁说女人就不能睡了,你又不是......

胡33 连载 24万字

我的父母穿越了
我的父母穿越了

简介:袁淼一直以为失踪许久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直到在老房子的镜子里看到他们。他们穿越了,正在逃难。之所以能在镜子里相见,是因为他们手上有面通界宝镜。袁淼通过宝镜把粮食蔬菜传递了过去,很......

我爱种绿萝 连载 4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

简介:一觉醒来,孟箬发现自己穿书了。身为书中的作精女配,她会疯狂嫉妒女主,作天作地,下场凄惨。而书中女主,她的继妹郑婉,只需等着家里的安排,就能拥有一份好工作,嫁给一个老实好男人,过上......

荔枝雨 连载 27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隋唐大猛士
隋唐大猛士

关于隋唐大猛士:我表哥秦叔宝,我弟罗士信。本是乡间一少年,终成隋唐大猛士——白虎罗成。

木子蓝色 言情 连载

明末称雄
明末称雄

公元一六三九,大明崇祯十二年。待我重整山河,再建汉家帝国。

木子蓝色 言情 连载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武德九年六月初,玄武门的血腥味还未彻底散去,突厥十万铁骑已逼近关中,武怀玉自终南山而来,穿越迷雾,成了元从禁军子弟,他想做个悠闲的大唐好地主,更想被请上凌烟阁封万户侯!

木子蓝色 历史 连载

隋末
隋末

陈克复是南陈皇太子深的唯一儿子,可是他出生的当日,南陈被隋朝大军灭亡。被太子托付给大臣带着隐居在外的陈克复,自小向往着成为一名英雄好汉,在他二十二岁时,他偷偷的带着自己的几个家丁参加了隋第三次征高丽战争。在陈克复的处女战中,他在百万军中,以一身拉风的白马白袍形像,引得了皇帝的注意,实现了成为英雄好汉的梦想,却......

木子蓝色 其他 连载

晚唐
晚唐

大唐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大唐第十七任皇帝懿宗驾崩,夕阳中的帝国迎来了十二岁的十八任新皇僖宗李儇。此时,距离私盐贩子王仙芝率十票帅起兵反唐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还有一个爱咏菊的私盐贩子黄巢也早已经对大唐心怀怨恨。此时,晋王李克用还只是边疆小军官,十三太保也还未扬名天下。后梁的流氓老扒灰皇帝朱温在地主家喂猪,蜀王王建在杀驴。吴越王钱镠是盐贩打手,吴王杨行密在庐州落草为匪...就在此时,李璟一不小心闯

木子蓝色 历史 连载

逍遥小地主
逍遥小地主

大唐永徽四年。秦岭北麓、关中蓝田,一匹老马,一把长剑。浪子回乡,却只想做一个逍遥小地主!

木子蓝色 言情 连载

重返大隋
重返大隋

开皇十八年,大隋帝国甲兵强盛,风行万里,如日中天。然而盛世之下,却也暗流涌动。从马贼到君临天下,笑傲群雄!

木子蓝色 其他 连载

海上升明帝
海上升明帝

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鞑子,誓死反清复明,光复华夏!以海水为金汤,舟楫为宫殿,甲板即为朝房,落日狂涛君臣对,乱礁穷岛衣冠聚。驱除鞑虏复中华,海上天子成霸业!

木子蓝色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紫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3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