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紫书【xiaozishu.cc】第一时间更新《北宋社畜浮沉录》最新章节。
方翰韬侃侃而谈,蔡县令沉默不语,良久说道,“你这一说法确是清晰有条理,但这么看来,章秀才还是自己的失误,何谈是被奸人误导,这奸人又是在哪下手的?”
蔡县令这个疑问也是曾巩心中想知道的,这一番分析下来又回到了起点,哪有奸人,又是在哪下手的?“县君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也是关键,”方翰韬从容不迫的回答道。
“这个关键,也是最让人忽略之处,那就是章秀才的职责只是查清这四五年的账簿罢了,天圣年间的账目,这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账了,章秀才为何要去查?而且这几十年前的旧账里的细节,章秀才一个新来的人是如何查到的,他连最近几年的账都查不过来,如何有这闲工夫去查那么远的旧账的?”
一番话说完,众人陷入沉思,然后恍然大悟,这确实很反常,接着听方翰韬说道,“如此,谁当时帮章秀才查阅这个天圣年间旧账细目的,谁就是在其中误导陷害章秀才的奸人,章秀才,你忍了这么久,说说吧,当时是谁协助你
的?”
方翰韬说了这么久,章晖在旁边早就等不及了,挑出来拱手向蔡县令说道,“当时帮我查天圣年间旧账的,正是吴宁吴押司,当时我以为他是好心,现在想来,确实蹊跷。”
“吴押司!?”方仲永大惊失色,这特么怎么又扯到吴押司身上了,他那么好的一个人,自己摊上拖欠税赋这件事的时候又是嘘寒问暖,在其中出主意的,怎么成奸人了?
蔡县令久久不语,一阵沉默后说道,“吴宁在本县从事胥吏多年,颇有人望,你这番说辞,现在也只是推测罢了,可否有证据指出是吴押司在其中设局?”
“回禀县君,证据自然是有的,”方翰韬笑道,“官府一切行事,都会在公文账簿上反映出来,吴押司构陷的证据确是在这一处,看皇佑二年以后县衙关于每年账目年结,吴押司在算账时候留了手尾,故意算出来了县衙里有一百贯的亏空,如此才有章秀才为了补亏空,急切的查询往年税赋之事,然后在从中刻意引导,县君如果要抓吴押司的尾巴,捏造账簿,致其不实,这便是吴押司的罪名,这份不实的账簿年结,便是吴押司犯案的铁证!”
一番话语说完,蔡县令早已是怒发冲冠,一拍惊堂木,大喝道,“快带吴宁那贼厮上来!”
堂下衙役轰然应诺,趁着这等候的功夫,方翰韬突然笑着向蔡县令说道。
“县君书案上所用的纸张,看起来颇为不凡。”
蔡县令低头一看,笑道,“这些纸张,我可是从福建仙游老家专门带来的,仙游多产好纸,蔡某宦游多年,家乡的纸用习惯了,其他地方的纸书写起来都没有仙游纸顺手。平常读书做笔记,甚至做书签,都用此纸。”
正在方翰韬和蔡县令随口闲聊之际,衙役们就把吴押司带了过来,反正都在县衙里,很方便.
其实方翰韬与蔡县令在堂上说了那么久,以吴押司在金溪县衙中的威望与人脉,里面具体发生啥事,他早就一清二楚,蔡县令找他过来,他还没说啥,就直接跪下认罪。
毕竟是积年老吏,形势认清得很快,当下就一五一十的招了,根本不做无谓的抵抗,很是光棍,免得县令麻烦,他也免遭皮肉之苦。
等录完口供画完押,走完了这些流程,蔡县令颇为可惜的看着底下戴罪的吴押司,问道,“你说说你折腾这番,到底是图了什么?”
“自然是图谋方家的茶园了,我年纪大了,在县衙干不了多长时间了,子孙又不成器,就是金山银山他们也不够花,想着总得给他们留点产业。”吴宁坦然回答道,“本想通过在县衙一番手脚,将方家挤兑的破产,从而能低价的将茶园收回来。”
“你……吴世兄,你这……这是为何?”方仲永大惊失色,很是痛苦,他从没想到,平时相处关系这么好,一向和蔼的吴宁心中竟然怀着这样的鬼胎,他还不敢相信,仍是吴世兄的这么称呼着。
“咱们两家交往这么多年,我浑家跟你好歹也算是亲戚,再说我的这个茶园本来就是从你那买过来的,前几年改进茶树,你也在其中帮忙费心不少,为何……为何会这样?”
说着说着,方仲永眼泪都流了出来。
“正是如此,咱们这位吴’伯伯’才会图谋茶园。”方翰韬一边安慰着老爹,一边冷笑道。
“吴伯伯打的一手好算盘,怕不是从三年前撺掇老爹你改进茶树就开始了,吴伯伯这是效郑国渠之故智,让咱们家把所有家底都投进去改进了茶树,到时候他在官府动手脚逼咱们缴纳拖欠的税赋,家里没了钱,吴伯伯再跳出来当好人,低价买了咱们的茶园,咱们家从而换钱或者向吴伯伯借高利贷还拖欠的税赋,吴伯伯自然凭空又得了一个能产好茶的茶园,白嫖咱们所有家财和三年的辛苦。”
“这么一番下来,咱们吴伯伯是里子也赚到了,名声也有了,咱们家还得谢谢他呢,”方翰韬越说方仲永听着越心惊。
其实这事方翰韬心中早就有怀疑了,三年前自己老爹莫名其妙非得改进茶树,到昨天章晖上门,这些事背后总少不了吴押司的身影,结合昨天吴押司临走时说的那句可以向他来借钱的话,方翰韬要是不起疑心那才奇怪。
“只可惜……”
“只可惜我三年谋划,竟然毁于你个黄口小儿和你个穷措大手中,”吴押司回首,含恨盯着方翰韬和曾巩道。
“我是怎么都没想到,一个穷酸措大,被州里笑话的读书人,怎么就能了县令的座上宾,”吴押司瞪着曾巩说道,接着又将目光订在方翰韬身上。
“不过此情可原,毕竟读书人之间的事情,我一个小吏也不懂,但最让我不解的是,我的手段为何会被你这个毛都没褪的小娃娃看破。我吴某人三十岁便进这个金溪县衙做胥吏,为吏二十余载,平常遇到事情,靠的就是公文之中的门道,就能掩危机于无形之中,从来不像平常庸俗小吏干那种火龙烧仓那般没技术含量的事!难不成,难不成,你方家真的代代有神童,你老爹五岁无师自通能师资作诗,你十二岁就能精通吏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