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家状结保明来由(上)
方翰韬现如今资料齐全,可以开始了刷题的大业了。
但王安石的帮忙并没有到此为止,到了十一月和十二月,王三叔又陆续从开封寄来一些资料给方翰韬,打开一看,由王安石去年新写的《游褒禅山记》和之前早年写的《伤仲永》这两篇文章,被郑重其事的放在最上头。
方翰韬哪里还不明白王安石的意思,这位尚未谋面的三叔,怕自己少年心性,正是心浮气躁,耐不下心苦读,因此寄来这两篇文章,一正一反,特意警示。
随之文章寄来的,还有王安石写的一些关于国是的议论,比如议论冗兵,冗官,冗费等问题,还有关于地方政务处理,什么题材都有,可以说算得上包罗万象。
翻看着这些宝贵材料,方翰韬笑着和旁边的曾布随意聊天道“子宣,欧学士这次给二叔那写信说了哪些事?还在说六塔河的事吗?”
“这次欧学士没给二兄回信,听说今年八月份,契丹国主耶律宗真过世了,明年年初,马上就是新国主耶律洪基的登基大典,欧学士为贺契丹登宝位使,赶往上京去了,十一月就走了,估计得等明年正月才能返程吧。”曾布回答道。
不止是王安石跟方翰韬书信不断,欧阳修和他的亲传弟子曾巩也是一直联系,欧阳修平日在朝廷中遇到什么事情,还很喜欢在信里跟曾巩吐槽,这些事曾巩也不避讳方翰韬,平日闲聊都会提起。
比如之前六月份,欧阳修与谏院配合,联手出击,一起撸掉了宰相陈执中,顺带着把三司使王拱辰赶出京师出知并州,换了文彦博与富弼为相。
紧接着还有后面朝廷的召集两府,台谏集议修黄河,欧阳修又在其中存在感拉满,反对修六塔河,风头无两
现在又要充当遣辽使臣,这是要再高升重用的节奏啊。
翰林学士已经是半步宰相,号为内相,“四入头”之一,下一步高升去哪,还用得着猜吗?方翰韬从这些中枢人事变更中,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当年庆历新政虽然失败,支持新政的官员士人们纷纷或被贬黜,或被迫害,但守旧派们就真的赢了吗?
随着三年前,君子党主力之一,被贬到岭南的余靖在与狄青一起合力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为号角,蛰伏的君子党们纷纷起复,开始清算当年的守旧派,参与过“进奏院苏舜钦案”,致使杜衍罢相,庆历新政失败的守旧派陈执中,王拱辰等人。
方朝韬想到此处,又拿起手边王安石寄来,由欧阳修为悼念被守旧派夏竦迫害致死的“太学三先生”之一石介所作的《徂徕先生墓志铭》,还有为苏舜钦遗稿诗文作序的序文。
看着欧阳修纪念亡友的碑铭与文章,方翰韬读出了字句之中隐藏的血与泪。他知道,君子党们不会就此善罟甘休,范仲淹巨人般的背影虽然已经远去,但他的忧乐却牢牢的刻在庙堂之
上富粥,欧阳修们的心中,也一字一句的写在江湖之中的胡瑗,李靓们的经义之上。
等在最后的,还有此时禄隐在群牧司无所事事,枯坐于斯的王安石。
他们终将汇聚成浩浩汤汤的沧海巨浪,将大宋翻天覆地。
纵使狡诈无耻如王拱辰,位高权重如陈执中,在此大势面前也如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望着书斋窗外,寒冬腊月的冰阶霜花,茫茫天地,方翰韬终于领会到了大宋朝廷中枢最新的执政精神与指导思想,也对这个时代进行了最后的押题。
题目的名字,就是“变革”。
在方翰韬日复一日的题海遨游中,至和三年也到来了,如同大家所预料到的那样,到了至和三年四月,官家下旨,昭告天下,开礼部贡举。
到了大比之岁,按照往常惯例,一降礼部贡举的科诏,许发解,然后礼部遍牒诸路州军,开始筹备发解试,各地士人们在得知礼部贡举的信息之后,即可到所在州府军监请解应举,这也就是报名考试。
但此时大宋的报名科举,手续文件一点也不比后世高考报名来的简单。
“贤侄,你得先回金溪县,让方世兄领着你到县衙处,由县衙给你出具家状户籍,这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方翰韬收拾好东西,正在起身回家之时,曾巩给方翰韬叮嘱相关报考流程。
方翰韬压根没有考试经验,虽然方翰韬的老爹方仲永曾经也参加过发解试,但曾巩对他的这个发小同学是否靠谱表示隐晦的怀疑,只好不厌其烦的给方翰韬嘱咐好了。
当爹的不太靠谱,但这儿子人还是挺稳妥的。
由于方翰韬家的户口所在地是金溪县,和临川一样,都是隶属于抚州所管辖,而曾巩所在的南丰县就比较奇葩,他和李觐的家所在地南城县,两个县单独划出去,组成了建昌军。
所以方翰韬参加的是抚州的发解试,而曾巩,曾布他们参加的是建昌军的发解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真灵九转》【创客小说】《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嫁给铁哥们》《嫁给铁哥们》【穿越流小说】《洛杉矶之狼》《顶级坏种为我俯首称臣》《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