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紫书【xiaozishu.cc】第一时间更新《北宋社畜浮沉录》最新章节。
一波波的节奏,转变的实在太快,让众人压根没反应过来,还是吴荣最着急,跳出来说道,“钱粮都不收,莫非仲永贤弟,你不想接我们的寄田了吗?不然何来此言?”
看着底下有点慌乱的众人,方仲永不由得笑着安慰道,“诸位,诸位,我话还没说完,这些钱粮田租,我家是不会私自从中取的,而是拿这些钱粮,作为公用。”
”怎么公用?”吴荣有点纳间的问道。
“仿照范文正公在苏州建立义庄一般,这些钱粮,就作为公账,为诸位的子嗣求学科举,以做拜师束区之用,正好咱们抚州也有名师盱江先生,我就是在他门下学习,才中得进士的。”
作为一个社畜穿越者,方翰韬在后世,最深恶痛绝的就是房租和房贷,天天努力加班996工作,最后全是给房东和银行打工。而在大宋这个社会,他心理也本能的对靠着地租盘剥农民的这种行为,十分的厌恶。天天盯着农民那田里一亩三分地算什么本事?方翰韬作为后世者,内心深处对此不仅有着厌恶,也有着自己的骄傲,来自后世的现进备考做题技巧,让自己成功的入门科举,后面在凭借外界助力,让自己成功登顶进士。
而他从后世带来的,不仅有这些做题技巧,更是对社会及技木发展的先进认知。赚钱的法子,方翰韬心中有很多,根本不用靠剥削农民。
干脆就把这些利钱,全部让出来搞公益,在金溪县老家,成立类似于范仲淹提倡过的义庄,弥补一下自家小门小户的缺点,既收获了家乡的声望,也能将乡邻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小共同体,守望相助,搞教育做题产业。
毕竟官场之上,最坚定的盟友便是亲朋好友,方翰韬在京城组织外地举人们和太学生干架的时候,就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宋官场上,政治盟友是要有的,朋党也是要搞的。
至于如何搞朋党,方翰韬参照的经验便是自己那从未谋面的岳父晏殊,还有大名鼎鼎的范仲淹了。
李觏,胡瑗,孙复,石介这些江湖上搞学木的先生教师,还有富粥,欧阳修,余靖这些官僚士大夫,全是范仲淹一力提拔的,故而范仲淹也终于名满天下,成为君子党魁首,引领庆历新政。
但方翰韬现在可没这本事和地位能提携后辈,他能做到的,便是搞教盲,自己这做题考试经验,也不能因为自己中举之后就蒙尘了。到时候借着这个义庄,搞个乡学出来,再和李觐联手,填鸭教学,高考工厂,批量生产进士,大规模涌入官场。
混官场,搞政治,要的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到时候全官场上上下下全是我学弟,成了学阀,看别人还怎么跟我斗。
方翰韬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可是很响的。
第六十六章芝兰玉树为芳邻
方翰韬开始给在座有些茫然的乡亲们科普眼下很新潮的义庄这个概念,顺带着给李觐做招生宣传.义庄这个制度是由范仲淹在皇佑二年,于苏州吴县设立,置田十余顷,其所得租米,供给诸房宗族的衣食及婚嫁丧娶之用,这宗族义产的所有权是共有的,属于义产所受益群体,而不属于捐赠人。
而范仲淹建立义庄之初,是为了帮助范氏一族中的亲而贫,疏而贤者,摆脱生活困境,算是一种公共福利保障,义田的主要经济功能是赡贫,助学,砺官。
前两个作用好理解,而最后一个所谓砺官,则是出于现实考虑,大宋的官员俸禄福利水平高低悬殊,很多官位不贫污根本活不下去,所以范仲淹设立这个义庄,以一定的经济资助,鼓励范式族人入仕者清廉官,让发生活补助,也是让族中子弟少贪点。
至于实际效果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方翰韬从读书开始,接触到的李靓,张载,胡瑗,欧阳修,富弼等人,全是范仲淹的门生故吏,范仲淹巨人般的身影,笼罩在大宋各个角落,而这个义庄自然也是如此,自从皇佑二年范仲淹设立义庄,颁布义庄规矩以来,天下仁人志士多有响应。
因此也受到了朝廷官方看重,毕竟范氏的义庄在民间的教化作用,实在太符合官方的意识形态,因此特意蠲免了范氏义庄以及供养范氏祖先的天平功德寺之差役还有科配摊牌,这些地方苛捐杂税。
就在前两年,方翰韬刚进京准备参加省试的时候,就听说了欧阳修老师的同事,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包拯的上任)的吴奎,在老家北海,以钱二千万买田设立义庄,让方翰韬的老师欧阳修也心动不已,只不过跟吴奎相比,欧老师钱包有点瘪,没那么豪横。
后来方翰韬要离京返乡的时候,欧阳修还跟方翰韬说,他准备在亲朋好友里搞水滴筹,集资在宣州设立个义庄,也是用来资助好朋友梅尧臣的家属。
可以说,时下整个大宋刮起了一股“义庄热”,在大宋社会士林官场的舆论与文化氛围的认知里,义田义庄是范仲淹实践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体现,也是自家而国以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实践。
方翰韬在昨天受教于李益之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借着这个机会,套皮上市,借着范仲淹的虎皮,搞他自己的方氏特色义庄,以此来造福乡里。
与范仲淹的义庄仅眼于自家宗族不同,方朝韬这个“义庄”则不拘于血缘关系,更类似于结社,受眼于方朝韬目前自身的地位与实力,他不能和范仲淹,吴奎那样搞声势浩大,且功能齐备的义庄,方朝韬现在才刚起步,也没那个实力。
因此方翰韬的义庄设计思路,突出一个小而精,主要发力点在于教盲文化产业。这也是结合抚州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来。方翰韬对这众位乡亲们侃侃而谈道。
“诸位也知道,咱们抚州文风蔚然,进士非常之多,远有我的岳父晏元献公(方翰韬着重强调“我”的岳父),近有王三叔,今年更为可喜,南丰县曾二叔他们家一门甚至出了六个进士!别的州县根本没法比,不过相应的,咱们抚州发解试,难度甚至比省试还要大,很多能在别的州得解元的人,来咱们抚州可能还会落第,因此很多读书的好苗子,放在别的地方早就能释褐为官,但在咱们抚州,可能连个举人都混不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大宣武圣》【快眼中文网】《晋末长剑》《维持女配的尊严》《优俊高手转生到了赛马娘世界》《赛博朋克:2075》《我有一个修仙世界》《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华娱之别和我谈艺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