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紫书】地址:xiaozishu.cc
眼下大宋财政紧张,朝廷最需要的,就是理财能手。像今年二度担任三司使的张方平就是最好的榜样。甚至,凭借着这辉煌亮眼的政绩,日后转运使判官,知州这些职位,在不远的未来,都是能稳稳拿下,成为大宋最耀眼的新生代官惊。
张诜也想成为新生代的张方平。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罟了。张诜偷眼看向主位上的方翰韬,这些政绩荣光,终究是主位上这位少年通判的,自己只是人家手下一打工的。
张方平当年是制科,方府判是殿试第三,起步学历都差不多。张方平是做晏家女婿未遂,方府判是晏家准女婿。理财搞钱手段都同样高超。
想到此处,张诜内心不由得叹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人与猪之间的还大。以方府判在铁监中显露出的峥嵘手段,日后官场别得罪人,和光同尘,那保底也是一个小张方平。
四入头还是能有很大机会拿到手,甚至宰相也未必不能想。看着眼前的铁监账薄,想着官场未来,张诜心种不宁,患得患失。
倒是坐在主位上的方翰韬却没有张诛这么兴奋,对这第一笔巨款收入,态度很平静,宠辱不惊。这只是他胸中庞大计划的第一步署了,开了个好头而已。
搞这个新式巨型反射炼钢炉,他费劲心思,算是把他二十一世纪材料专业理论知识发挥到极致,带领着沈括,李诫他们搞出来的这个新式炼钢炉,说实话,实际技木可能也就是1750年左右水平。某些地方,因为有方翰韬后世科学理论加持,做了相当程度的优化,少走了很多弯路。最后将这些优势叠加起来实现的效果,产量也就和近代农村土高炉看齐的水平。
至于质量喃……
方翰韬现在也没有办法精确测量温度,只能靠将自己已知一些金属化合物(比如金银铜铁锡),做成侧片,通过他们不同的熔化温度,来进行大鳜的估测,看个大概意思。
同样他也没有精确的化学手段,来控制钢铁材料中的元素与结构,什么奥氏体珠光体含量结构,还是那句话,只能把含碳量控制个大概就不错了。
这些科学技木手段差太多,方翰籍的很多更好的技木根本没办法上马。
这样子炼出的低碳钢,在工业时代是压根不合格的,也是用不成的,不过在眼下大宋,打造农具兵器,和一些简单的机械,已经是满格顶配。
就算有方翰韬这个有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加持,有答案可以抄作业,还是材料学专业人士指导自己最章手的炼
钢,最后也就只能搞出来这种程度。
至于拿这些东西打造什么铁轨,想手搓出能用的蒸汽机,那根本是想都别想,就连方翰韬亲自出手,估计一辈子搭上去,也就只能搓个玩具出来,听个响就完事了。
没办法,科学技术升级,不是一个线性流程,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状递归结构,看似解锁一个简单的科技,前面需要的节点要上十种,而这些节点前面,又各自需要上十种。这么递归下来,完全就是指数级增长。
就算方翰韬一个二十一世纪科学理论在身的人,也没法一个人对抗指数。
提升技木就是这么费劲,而且在客观科学规律面前,主观能动性是一文不值,不会就是不会,卡脖子就是卡脖子。
只能一步一个门临,前置技木都能点齐全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不能搞大进跃。
眼下这已经是他的技木极眼了。硬件资源就已经是这样,剩下的,只能靠软件方面来优化。将技木红利和产业利润进行最大化。换句话说,目前铁冶的生产力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瓶颈了,该开始改变对应的生产关系了。
毕竟方翰韬搞铁冶改革,不只是为了炼钢赚钱,完成给禁军提供武备的任务,也是为了将技木红利反馈给整个社会,带领集体进步。
眼下先改变常州一隅。
这又是一项艰辛的工程,后面还有的忙呢。“还是说正题吧。”方翰韬淡淡的说道。底下李诫连忙答应,开始了自己的汇报。
“眼下高炉差不多可以定型,但是铁监积压多年的生铁,还有石炭,却是消耗死尽。若是要扩大规模的话,原料恐有供应不足之困。”
方翰韬听到这个不利的消息,眉头不由得一皱。张诜见方府判脸色不好看,赶紧赔笑解释道。
“当时生铁供应量,下官和铁监是比量着苏州那边的来的,只是没想到,经过府判一番指点,炼钢速度大增,以致不够用。”
“那石炭呢?”方翰韬问道。
“石炭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张诜赶紧回复道,“无锡这里有些小石炭矿,堪堪够用。但府判若是要上马扩张计划的话,可就不好说了……”
方翰韬的眉头越皱越深。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无限公路就业指南》《历史直播,开幕暴击》《替嫁多年后》《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了了》《游戏搞到一个亿》《少女的野犬》《又逢君》《朕就是万历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