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社畜浮沉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小紫书xiaozishu.cc
地方事务由知州和通判联手管理,一个负责民事,一个负责财政。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王三叔到常州之后要开展工作,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人帮忙,什么火都烧不起来,尤其是自己这个主管财政工作的通判,更是重要无比。
尤其是王安石口中所说的夏税,便是大宋收取的两税正税,继承自唐代杨炎的两税法改革。所谓两税的土地税分为夏税和秋税,实际上是为了顺应唐宋以来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的收获季节。
在北方对应的大小麦秋种夏收,粟米春种夏收,在南方则是冬麦晚稻,一年两熟。
而在此时大宋,夏税的税收工作,在江淮诸路则是五月一日开始缴纳,到七月十五日截止。两税可是朝廷头等大事,方翰韬作为通判,也是地方财政主官,是第一负责人,不能不到场。
看王安石的口气,是巴不得方翰韬家都不回,直接跟他一起去常州赶紧开展工作。方翰韬对王安石这个急性子算是很了解,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在大宋这懒散拖拉的世俗官场,王三叔可谓是一股清流奇葩。
此时的大宋,眼于时代条件,办什么事都很磨叽,跟后代高效率不能比。
就拿官员上任来说,在流内铨和政事堂任命完之后,还要处理各种手续,官员很多时候还要在京城中赖一会,好走动疏通协调京城的人脉关系,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也是为后续仕途铺路,一来二去,这就能拖拉个小半年
,才能施施然去任所上任,而在此期间,地方政事则有当地留任的官吏副手们暂为监官。
这还是去好地方上任,都是这个效率,要是去岭南这种恶地上任,很多官员能拖就拖,可能一年都不会去,想尽办法改官到别处去,而当地的事务因为长官空悬,则可能永久的让当地官吏们把持了。
而像方翰韬他们这新科进士去上任报道,时间就更为宽裕了,一般来说,四五月授官离京返乡,很多人要回乡结婚,告慰父母祖宗,庆积多年寒窗苦读有了结果,往往要折腾到八月份,才会开始陆续动身上任。因为工作紧急,再加上方翰韬也想早点上任,他第一次为官,心里也有抱负,想跟着王安石早日开展工作,
熟悉上手,便答应下来,赶在六月中旬便从家离开,赶往常州,及时参加开展收缴夏税工作。
为了轻装简行,方翰韬便让婢女雪若把晏家送给自己的软饭大礼包,那些笨重之物便留在王安石船上,寄存在他那里,一起去常州。方翰韬只和雪若带一些金软轻便之物,到时候从抚州到常州也方便。
雪若翘着小嘴,对方翰韬这个决定还有点不乐意,明显对王安石的人品信不过,怕财物和账目搅和在一起,毕竟这些财物是她从晏家带来的,也算是日后嫁妆一部分,她是要负责的。怕后面会起纠纷,便悄悄拽着方翰韬的袖子示意。但方翰韬却笑了笑,对雪若的忧心不以为意。
开玩笑,来到大宋这两年,方翰韬对周围人和事认知很清楚,他对曾二叔和王三叔的人品信心十足,甚至比对自己人品信心都足。
故而最后雪若也拗不过方翰韬,只好听命行事,把账目细分好,让王安石带着大部分去了常州。在真州与王三叔一家分别后,方翰韬便与曾巩,曾布兄弟,吕惠卿,章惇等人便换船,过彭蠡湖,走武阳水,一路船行南下,昼夜不停,很快就到了抚州。
到了抚州城,下得船后,方翰韬想先去抚州城内拜访正在主持州学的李觐,毕竟自己在京城一番运作下,成功让李大叔上位,接替胡瑗,执掌太学,这个好消息还是要第一时间告诉给李大叔。
但谁知一进城,才发现李觐此时不在抚州,他家里有事,回南城县去了,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方翰韬听闻,只得作罟。
而曾巩等人,也要回南丰县了,在抚州城门口分别的时候,曾巩便让方翰韬处理好家里的事务,便来南丰县找他。南丰县和南城县又在一起,同属建昌军,到时候顺便再南城县去拜访李觐,让方翰韬亲口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他。
就这样,曾巩,曾布兄弟先回了南丰县,而方翰韬则带着雪若和吕惠卿,章惇则一起回金溪县。章惇则是要去找他的远方族兄章晖,而吕惠卿则要去拜访蔡县令,吕惠卿和蔡县令都是老乡,同属泉州人,福建路俱是大型宗族聚居,像一个地方的老乡,家里总是带些亲戚关系。
故而章惇和吕惠卿先去了县衙,在那里待几天,顺便和方翰韬一起在抚州游玩几日后,便再回福建。告别了吕惠卿和章惇,现在就剩下方翰韬领着雪若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方翰韬不由得感慨万千,当年因为被吴押司迫害,迫不得已,离家跟随曾二叔读书,只为博一个进士官身,以求活路。从家里离开的时候,身无分文,前途茫然,光杆司令一个,身上唯有从老爹方仲永那里没收的两本诗词集。
如今回家,进士及第,不仅是前途官身有了,名也有了,老婆也有了,身后还跟着自己老婆家的婢女。可以说是衣锦还乡了。
命运奇妙如此。方翰韬边想着,不由得长长叹息一声,惹得旁边的雪若问道。”官人是在想什么呢?”
如今其他人不在,只有方翰韬和雪若两人,雪若胆子也大了起来,和方翰韬之间话也多了起来,不那么拘束了。
“我是在想,如今唱名赐第,得官之后,一切都变了,毕竟我方家世代务农,家里从来没出过个当官的,不知道阿父阿母他们能不能适应得了这个变化。”方翰韬笑着跟雪若说道。
“官人这么聪慧,想必老太公亦是如此,毕竟都是聪明人,哪里谈的上适应不了的呢?”雪若笑着,跟方朝韬说道。
“额,”听着雪若天真烂漫的话语,方朝韬不由得扶额叹息,吐槽道,”就凭我老爹那个死脑筋,你是不知道,怕不是一时半会根本接受不了他儿子中进士当官的事实,适应不了角色,估计得两三个月才能缓过来接受现实。
一路和雪若吐槽着老爹方仲永,方翰韬他们也慢慢快到家了,家乡熟悉的景色铺面而来,乡近情怯,方翰韬对雪若说道。
“你自小在府里长大,我家条件不太好,你来住了怕不是一时半会适应不了,有点委屈你了。”接着方翰韬给雪若指道,“你看,我家就是那户,门口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小时候我常常爬树玩……唉,等会,我家门口的两棵枣树呢?”
方翰韬看着眼前崭新气派的高门大户,熟悉的枣树都不见了,不由得揉了揉眼睛,等会,这是我家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