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紫书】地址:xiaozishu.cc
不由得惊叹道,“方贤侄果然奇才!”
这下子王安上算是彻底服了方翰韬在造纸上的权威性了!“不敢不敢,只是小术而已,晚辈不敢居功。”方瀚韬很谦虚。曾肇小朋友在旁边看的十分羡慕,跟曾布说道。
“五哥,我之前看《后汉书》,都说蔡伦造纸乃是天下大功德一件事,纸又被称为是蔡侯纸。如今看来,方家哥哥在造纸上的见识,简直就是蔡侯再世啊!”
曾肇小朋友的赞扬是发自肺腑,让刚刚非常谦虚,儒雅随和的方翰韬听到耳中,脸都快黑了。
你小子能别乱用典故不?
骂谁是太监呢!
第二十一章木塔定风有鬼斧
“方贤侄,为何你这新纸药如此神奇,我家这古法可是试了多少代人,多少年才的出来的方子,在你这新纸药面前,简直连提鞋都不配!”
正所谓不看广告看疗效,在如此强大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下,王安上对方瀚韬是大为折服。
满山的杨桃藤和野葡萄藤,人人都熟识,见惯了的玩意。但没有一个人能想到将其拿来做纸药效果会如此出色,只有方瀚韬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点出来了这个法子。
王安上佩服之余,也很疑惑,方瀚韬是咋想出来的?
王安上如此问,给方瀚韬搞的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总不能跟你这个大宋人讲,杨桃藤和黄蜀葵的汁液中植物粘液是由多种糖及糖醛酸基环所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含d半乳糖醛酸和鼠李糖构成的多糖醛酸甙。
可以在水溶液中的形成网状组织,呈现的丝状高分子的性状。投入植物粘液后,就像昆虫落入蜘蛛网中那样,粘液的网状组织阻止了纤维的下沉。这性能可比你那个白米汁的主要成分淀粉强多了……
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我跟你们讲这些玩意,你们也听不懂啊!
方瀚韬只能打哈哈,“我也只是闲时无聊,在山上瞎玩时,看到杨桃藤的汁液颇为黏滑,就胡乱联想到造纸上了。不算什么本事,杨桃藤的性质便是如此,我只不过是单纯拿来用而已。其物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贤侄这句话说的很妙,”曾巩在旁边听到方瀚韬如此说,拊掌而笑道,“其物乃天成,妙手偶得之。你这句简直妙极。当浮一大白!”
曾巩低头一直吟咏这句话,品味再三后,感慨道,“其实不只是这杨桃藤,吟诗作赋,写文章何不是如此,很多名篇佳作,都不像是人写出来,而是本来就应该如此,上天借这些文宗的生花妙笔而显现于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更是如此道理。”
不愧是曾二叔,这你都能联想到写文章上去。
等会,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是谁说的来着?看曾二叔这架势,好像现在还没有吧……
不知不觉间,方翰韬剽窃了陆游的一个名句。
“既然这纸药如此神奇,那用它来制作竹纸,应该就能改进成功吧?”曾布问道,他倒是没他二哥曾巩一般的诗性和文章上的才情,倒是直切要害问道这个新纸药能不能改进造纸成功。
“应该是可以的,”王安上倒是对这信心很足,“我三哥他之前试做竹纸失败,是用的白米汁,如果当时有这么犀利的纸药,应该就能治成了。改进竹纸这块,用这纸药就能成!”
王安上这一下子从右倾怀疑主义一下子跳到左倾盲动主义,堪比二极管的思维给方瀚韬整的有些无语,你以为一项技术的进步就是这么简单?一个纸药的小小技术指标改动就能突破卡脖子的技术难题?
未免有点太过文科生思维了吧!
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靠这一个小小的纸药配方,一个工匠的突发奇想这样弯道超车就能改变的。技术的进步代表的是一个体系的整体进步,方翰韬心中暗暗摇头想到。
他只好先给王安上泼了凉水,“六叔,改进竹纸没有这么简单的,竹纸易破,质量顽劣不堪,纸药只是改进一个方面,它只能使纸质更加紧密,从而略微改善竹纸的质量。
但竹纸易破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竹子的内在物性,竹纤维是要短于麻和树皮,因此抗拉力先天不足,而且竹子外的硬皮碎片的有色纤维束最为害纸。此二者问题不解决,竹纸的质量问题终究是如影随形,难堪大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